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10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AIS与VTS的完美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运用了先进的船舶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AIS系统能够为船舶避碰和船舶航行提供辅助决策,增强船舶识别和动态信息广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2.
论文深入研究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机理,剖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我国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经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并就该模式实施的步骤与相关策略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论文分析公交同步换乘系统的运行特征,包括适用公交网络、线路发车间隔与应用时段、协同的时刻表、同台换乘的枢纽、运行可靠性保障要求等。结合城乡公交网络布局与换乘衔接需求特征,提出城乡公交网络应用同步换乘的可行性:城乡公交轴辐式网络适用于同步换乘系统的应用,同为长间隔发车的干支线间客流换乘诉求亟需同步换乘,城乡公交运行准点性与枢纽用地条件能保障同步换乘系统的可靠运营。分析应用同步换乘系统需解决定位选择、协调网络布局与时刻表设计、提高运营可靠性等问题,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6.
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可实行混合行驶和分车型分车道行驶等不同的运行方式,为了掌握其效果并合理选用,需对比它们的交通流特征。选择年日均交通量(AAOT)较为接近但运行方式不同的两条六车道高速公路,统计分析在高峰期0.5 h 内的车型分布、交通量、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结果表明,在分车型分车道行驶时,大量货车向车道3转移,使各车道的交通量更均匀,同时,车道1、2的平均速度提高,车头时距更加离散,而车道3的速度下降,车头时距更加紧密。这说明分车型分车道行驶实际上是对车道进行差异化管理,内、外侧车道分别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为主要目标。但是,混行在同一车道上的不同车型,速度差异进一步增大,应严格禁止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7.
驾驶员希望通过转向盘的力矩信息感知汽车的行驶状态。文章主要研究汽车转向盘力特性与转向盘转角、车速、侧向加速度及转向阻力矩的关系,运用多变量模糊控制技术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的路感,通过ADAMS提供离线汽车数据,在Matlab/Simulink中对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并对其中一种控制结构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给出了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以及路感数据。表明仿真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8.
运用一种精度较高、计算较简单的平面分析方法去优化某小型货车的转向梯形机构,该方法对内、外侧转向轮转角差的评价更贴合实际情况。并区分实际梯形转角差与Ackerman转角差的大小,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该小型货车的转向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转向梯形机构得到了改进,并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ڷǼ���MNLģ�͵Ĺ����ͨ��ʽ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 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 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0.
停车分区是城市停车系统规划的基础与关键问题。面向停车分区的目标,从分区的依据出发,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分区体系,提出从微观集聚到中观,再过渡到宏观的分区方法,实现串联从微观设施配置、中观策略实施至宏观战略制定的整个过程。并以南京市为例,讨论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