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10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针对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要求,重点对它们核心算法共同工作点的求取进行研究。运用Matlab计算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在其共同输出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车参数,得出整车牵引力性能。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匹配试验方法,利用CATIA V5设计了系统匹配物理台架及其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模糊神经元非模型算法和N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油温控制系统和油压控制系统.结合某转向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试验方法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很好的完成试验.  相似文献   
53.
为提高城市中心区干线公交车辆行程时间的预测精度,在拟合公交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干线公交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对RFID及GPS检测器获取的实际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布拟合,其中混合高斯分布函数适用于单路段拟合,对数正态分布适用于多路段的拟合.采用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对影响行程时间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上游路段前2 个时间窗的平均行程时间的影响最大.分别采用ARIMA、改进的SVM模型对行程时间进行预测,其中改进的SV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26%,优于ARIMA模型的11.69%,更适用于短距离交叉口间的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54.
付畅  过学迅 《北京汽车》2007,(2):12-14,18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中型客车驱动桥的设计开发,建立零部件参数化实体模型,并进行了虚拟装配、干涉分析和运动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公交优先是提高城市中心区道路设施利用效率、改善交通环境的有效方法,确定中心区合理干道网密度是满足公交运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城市中心区交通需求特征和公共交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系统层、设施、运输组织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中心区道路网密度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公交优先下公共交通与道路网的关系,考虑公交线网布设和运行的要求,并以公交站点覆盖率和最佳公交线网密度两个主要指标为导向,研究并提出了中心区干道网合理密度和间距推荐值. 该研究提出的干道网密度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心区公交运行,落实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56.
在道路分级时充分考虑公交优先的需求对落实公交优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公交线路分类和城市道路功能分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交线路分级与城市道路分级的互动反馈关系,考虑公交优先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四级八类,并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57.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的量化值,建立了一级公路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公路设计因素与交通安全之间关系存在未确知的特点,在未确知测度空间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级公路设计安全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通过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多指标综合测度计算以及指标定权等过程,实现对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效应的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一级公路设计安全评价问题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从而为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公路设计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基于一维束流理论推导某车辆液力缓速器内腔压力数学模型,但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理论的局限性.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深入地揭示了缓速器内腔压力的特性.尝试采用神经网络建模,获得了较好的外推效果,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9.
高速公路运行效率监控由两阶段分析实现,第一阶段是对不同运营期间内运行效率的测度,选用能够反映高速公路基本运行特征的交通量、平均行驶时间等分析指标作为决策变量,以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各时间段为决策单元,构造可排序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变化,得到外部运营环境影响下交通运行效率的动态发展过程;第二阶段是对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状况的识别,应用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图法,将运行效率测度值在单值-极差控制图上描点,识别高速公路运行情况最好的时期,将其作为以后实践的参考标准,实现运营管理策略实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从而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进行连续性的改进;最后,论文用算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0.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对某低速自卸车的前悬架进行详细的模型建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利用后处理模块得出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曲线,通过观察分析悬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趋势,给出了造成试验车过多转向、直行失稳等问题的原因,为进一步对悬架定位参数进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