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35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论述了汽车散热器盖寿命试验台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并介绍了散热器盖的寿命试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汽车制动鼓温度的无线电遥测方法以及该方法使用的单值近程无线电遥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介绍了这种遥测法与传统的集流测试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遥测法具有较集流环测试法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5.
介绍了基于VoIP技术的列车电话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架构及实施方案,并对系统的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6.
针对纳林川特大桥(48+3×80+48)m连续梁悬臂浇筑法施工开展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在预应力张拉之前,进行管道、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预应力施工控制措施。在全桥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在悬臂施工阶段的关键结构部位以及中跨跨中重要结构部位进行混凝土应力监控,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纳林川特大桥预应力施工质量良好,梁体预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巴准线公涅尔盖沟大桥(60+100+60)m连续梁悬臂法施工,开展了梁体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在预应力施加之前,进行管道摩阻损失测试和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预应力施工控制措施。此外,在悬臂施工阶段的关键结构部位以及边跨、中跨跨中重要结构部位进行混凝土应力监控,测试结果与理论结算结果基本一致。公涅尔盖沟大桥预应力施工质量良好,梁体预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8.
以既有南昆铁路威舍至岔江段扩能改造工程为依托,针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沿既有线增建二线方案、3套右线绕行方案共4条线路方案。经过现场详细勘查,认为影响该区段线路选择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大型滑坡、岩溶暗河和危岩落石。分析了4条备选线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右线绕行另设岔江站方案作为该段线路的推荐方案。本文可为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的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9.
我国高速铁路的"四纵四横"干线运输网络基本成型,现在存在发展时速400 km高速铁路的需求,英国和俄罗斯也给出了时速400 km高速铁路的规划。本文基于我国时速350 km高速铁路标准设计的32 m简支梁,建立车桥计算模型,在100~480 km/h速度范围内,计算分析动挠度、梁体跨中加速度、轮重减载率、车体加速度等车桥动力响应,同时考虑了残余徐变变形和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计算速度下,车桥动力响应最大;桥梁刚度增加,车桥动力响应相应减小;工后徐变上拱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较大。最后,给出了新建设计时速400 km高速铁路32 m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200.
最大限度地减少移动部件的质量是设计高速加工机床和高速加工中心所追求的目标。在保证相同动力与运动参数的条件下。采用电主轴铰接的移动机构可以大幅度降低运动部件的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电主轴高速移动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借助MATLAB软件推导了其运动学公式,并进行了机构工作空间的分析。运用VB6.0软件开发出电主轴铰接高速移动机构的运动仿真软件。其分析的结果为该机构在高速加工中心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