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992篇
综合类   267篇
水路运输   317篇
铁路运输   245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淑珍 《世界汽车》1994,(6):45-47,54
丰田汽车公司推出一种能够自动推断出所到目的地的行车路线并利用声音合成技术来制导的行系统。该系统拥有10个中央处理器,其基本功能包括:应用传感器、全方位系统和园示匹配来展示车辆现场位置;根据地址或地名为驾驶员示出要到达地方的参考图;计算和展示出从现场位置到目的地的标定点的路线;用声音和交叉路线图示出所选择路线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22.
润滑条件下钢轨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三种轨钢(不同金相组织的U71Mn轨样)的接触疲劳性能。试验表明,试样表层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是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主要原因,通过热处理可提高轨钢的强度及硬度,接触疲劳强度也随之提高。作者分析了曲线地段的外轨内侧轨距角处(采用轮轨润滑方法)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原因,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提出在具有润滑条件的曲线上,钢轨以采用高强度淬火轨或合金轨为宜。  相似文献   
23.
24.
舷侧浮体型船是为适应高速船市场需求开发的一种新船型。该船型借助支撑侧船体,综合了单体船和多体船的优点,并获得了减少总兴波阻力的效果。文章从功率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从设计、侧船体位置布置等介绍了设想;通过与单体船型、双体船型、表面效应船型的比较;得出选用舷侧浮体船型总体经济性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作为行业内一直以专业著称的任我游系列产品,这次给我们的感觉一如从前。精确的定位、简洁的风格和便捷的操作证实这是一款上乘之作。当然价格也是VIP级别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大气温度和大气压力对柴油朵烟度排放有很大的影响,大气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烟度排放值将要增加,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7.
针对采用机车肩回交路的重载铁路线路,将其列车运行图中的列车运行线转化为节点,机车周转线转化为边,运用机车转化为流,从而将机车周转图的优化问题转化为网络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运用机车数最少、单机走行数最少、附挂机车数最少、机车在站停留时间最短和机车工作均衡性最好为优化目标,以网络流问题中的节点流量守恒和节点流量要满足节点需求为约束条件,建立肩回交路条件下的多机牵引机车周转图多目标优化模型.按照优化目标函数的优先级,采用分层序列法对模型求解,并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调用ILOG CPLEX优化软件实现了该算法.算例表明,采用所给模型和据此编制的机车周转图优化程序,可以快速优化肩回交路条件下的多机牵引机车周转图.  相似文献   
28.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29.
河流自古就是构筑交通线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削木为舟的史前时代还是内河航运发达的当今,通过河流运输客货一直是交通领域中无可替代的形式.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在历史上对内河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了近代,随着铁路的发展,古今的交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曾经为人们带来交通便利的河流成了修筑铁路的障碍.1901年,当津浦铁路铺至济南附近时,黄河成为了横贯在筑路者面前的一道天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筑一座沟通南北的黄河大桥的计划便摆上了筑路者的桌面.  相似文献   
30.
为合理配置空车资源,研究了路局(公司)管内空车调配的动态优化问题。构建区分时段长度的时空网络,以准确描述车站作业能力的变化。借鉴运输问题(TP)的基本思想,通过引入空车供需约束,将动态空车调配问题转化为基于时空网络的多商品网络流问题。结合空车调配的特点,设置2组整数决策变量,将分界站排空与局(公司)管内配空分开考虑。设置0-1辅助变量构建车种代用约束。在此基础上,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空车调配动态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空车调配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与静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构建的动态空车调配模型不仅降低了空车调配总成本,而且调配方案更加贴合实际。与现有动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通过改变时空网络中时段的划分方式,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构建的模型在获取空车调配方案的同时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空车在不同时间的作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