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用于管道腐蚀检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介绍了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采用HMC1021型磁阻传感器为探头,设计了漏磁场检测系统,对裸采和透过聚氨酯材料检测到的漏磁场法向分量HP(Y)的过零点以及最大梯度值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透过一定厚度聚氨酯材料检测到的裂缝附近漏磁场法向分量HP(Y)的梯度值已不再突出,但微分值仍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是影响船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速度下船舶舱室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分布,选取了船舶舱室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截面,揭示不同位置的空气流速与温度差异;船舱下半部分温度变化较明显,约比送风温度高1~3℃。依据热舒适性方程,利用PMV热舒适性计算分析工具,研究了送风温度,送风速度以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热舒适性指标PMV与PPD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方法相结合,优化了三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分析了送风温度,送风速度以及空气的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当送风速度,送风温度超出优化范围,可以分别适当的调节送风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来满足热舒适性要求。为船舶空调热舒适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3.
牛文广 《中外公路》2019,39(5):50-59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该文在全面了解就地热再生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再生混合料设计、再生路面结构、以及现有相关专利数量和实体工程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94.
冷藏集装箱内部温度场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韩厚德  纪珺  阚安康 《机电设备》2006,23(6):I0015-I0019
通过对冷藏集装箱的内部温度场在装载货物情况下的试验,测出内部的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了解冷藏集装箱的实际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价冷藏集装箱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货物装载情况是否适当,为改进货物装载方式和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自动驾驶汽车的凸凹不平道路和异常路面行驶,不仅要考虑道路曲率等因素,还需要对路面凸起、凹坑等特征和病害进行识别建模,提高车辆通过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凸凹不平道路几何参数识别和模型重构方法。首先,将局部加权散点平滑方法(Lowess)首次应用于激光雷达点云处理,提高了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平滑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斜率阈值分割的路面几何参数识别方法,通过设置斜率阈值对道路凸起与凹坑进行识别提取;再次,通过识别特征点云边界构建了带约束的分段多项式函数路面连续典型特征拟合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建立的室内路面典型特征沙盘模型及路面实测数据,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凸凹不平道路的凹坑和凸起等特征进行了识别和模型重构。结果表明,分段多项式拟合方法在拟合次数5~6次时达到拟合效果极限位置,此时各个场景中92%的数据点拟合均方根误差在0~0.015 m范围内,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完成凸凹不平道路几何参数识别,实现路面典型特征三维数学模型重构。  相似文献   
96.
针对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桥梁梁端区域轨道高低不平顺病害,开展病害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提出病害整治和结构优化设计建议,确保列车运行平稳性与安全性。根据梁端区域轨道不平顺TQI值及动检车检测数据,通过分析桥梁徐变、梁缝连接板刚度、温度作用、温度跨长度等因素对梁端区域轨道不平顺的影响,得出病害严重程度主要受温度作用和温度跨长度影响;同时对温度影响机理、影响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制定合理的管理阈值提高整治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根据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从基础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投入激励5个方面构建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包含14项2级评价指标和37项3级评价指标;应用构建的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验证体系的合理性;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现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闭环管理,有效落实各层级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推进铁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