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戚浩平  张利  王炜  陆建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138-142,147
以实际调查得到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交通小区面积以及各类型土地利用面积等14个土地利用指标作为直接变量,建立交通发生量预测模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指标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相关性,普通的回归分析方法很难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通过构建主成分.采用交叉有效性检验确定成分个数,最终建立的...  相似文献   
62.
城市出租车运营网络平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发展规模,研究了城市出租车网络的运营特性与载客和空载阶段的出租车路径选择行为特征,分析了固定需求条件下出租车运营网络的供需平衡关系,建立了城市出租车网络平衡模型,以客观地反映驾驶员的搜客行为规律,表征城市道路网、出租车运营规模、出租车搜索时间和乘客候车时间的相关关系,并针对模型结构特征设计了模型求解的迭代求解算法。算例计算分析表明,算法是收敛的,模型是可行的,能根据乘客等待时间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发展规模,有利于城市出租车网络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63.
大型活动观众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观众出行方式选择机理,对合理制定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保障大型活动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大型活动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了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个体效用最优理论,依据多项Logit模型原理,提出建立微观影响因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所构造的模型可预测各个因素对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力大小及观众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概率.最后,通过实例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模型的应用得到结论:收入水平、出行时耗、年龄分布是影响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城市出租车拥有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通过对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出行特征与出租车运营特征的调查分析,分析了城市出租车拥有量与出租车所承担的城市客运交通周转量及出租车空驶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城市出租车拥有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以出租车的空驶率、有效行驶里程、平均运营车速和平均日运营时间为参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既可以对目前城市所需要的出租车拥有量进行测算,也可以对规划年份出租车拥有量进行预测,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65.
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城市道路网质与量的功能,研究了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宜划分为空间指标体系和交通质量指标体系两大类,并分别确定了7个空间指标和3个交通质量指标的定义及量化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指标量化计算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在城市道路网规划阶段便于获取,便于不同城市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66.
居民出行调查抽样率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分析了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及其在应用中的过于随机给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提出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推导了基于按比例分配和最优分配的抽样率公式,讨论了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分层方法.建议对于大型城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而对于中小城市,按年龄分类,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提高调查精度.  相似文献   
67.
���е����˷���ˮƽ���۷����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行道是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直接决定出行者对步行出行方式的选择态度。与传统的机动车服务水平以交通流运行状况作为评价指标不同,本文从行人步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行人主观感受与道路物理设施和交通流运行状况等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在大量调查数据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确定了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并以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了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模型,提出了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变化趋势以及未来一定时期的事故预测结果。同时还介绍了9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持续降低交通事故率为目的的道路安全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9.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斌  陆建  陶小伢 《城市交通》2008,6(3):82-86
为了及时有效地采取交通流诱导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对路网的影响,对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路段和交叉口两种类型交通事故对路网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进行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算法分析,将影响范围分成交通事故处理和交通事故持续影响两个时间段,对每一段的交通波速度、排队长度等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最终得到确定影响范围的流程图。以虚拟路网进行算例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0.
交通出行诱导系统下的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是进行交通出行诱导方案分析、评价的基础。本文主要考虑交通控制与诱导信息对路段阻抗的影响和出行者对交通诱导信息的接受程度,给出了两种准动态交通分配的策略:修改了出行路径阻抗和改变了出行路径选择。并基于常规非平衡交通分配,通过OD需求量“全有全无”方法,实现了OD变需求影响下的多时段连续准动态交通分配。最后,通过示例路网,验证了所研究的分配策略与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