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支撑轴力作为地铁深基坑施工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是考察基坑自身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的问题,分析造成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偏大的原因。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在混凝土支撑纵向主筋肋槽上胶粘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FBG),通过监测钢筋的应变推算出支撑梁的内力。在现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应力应变关系非线性影响的轴力修正公式,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正。以某市地铁深基坑为例,验证了光纤传感轴力监测技术及轴力修正公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FBG与钢筋计轴力曲线变化趋势一致,FBG考虑了温度补偿,监测值较钢筋计更加稳定;对轴力监测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轴力值约为修正前的1/3,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高等级公路的线型以曲线为主体,这种曲线不是一般的小半径短曲线,大多是大半径长曲线,有时一个曲线可长达几百米至几公里。如果用测量三级公路的方法去测量,往往进度慢、质量差。笔者会同几个同志在测设北京、河南某些二级公路时,试用木质横基尺视差法测距,实践证明,对长曲线的敷设较为适用,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对拉链者是个“解放”,并减少了外业测量的窝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山岭区面积约占60%。在山岭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等待开发。可是,目前山区公路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山区公路建设大有发展前途。由于山区大部分地形较复杂,相对高差较大,所以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回头弯来展线,以克服高差,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在山区公路的测设中,不断总结,摸索新的测设方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讨论有关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特别是在对以前的工作予以客观的归纳、分析、开拓与利用的基础上,从更广的科学范围和更深的技术层次,以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型的研究方式探讨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路基试验段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广和大桥桩基的施工实践,就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及地质勘察、成孔工艺、成孔施工特点及技术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5月27日上午,在宁波市消防支队宣传站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事>》栏目组一行三人来到了宁波港消防大队。在该大队领导的陪同下,《纪事》栏目组参观了镇海港区消防中队的营房及内务。之后,栏目组以座谈会的形式,详细询问了该大队指战员参加浙江善高“4.22”火灾扑救时的有关情况,专门采访了镇海港区消防中队中队长陈国良和当天头车驾驶员贺永明同志。栏目组在该大队拍摄了大量队员接警出动及日常灭火演习的镜头。在轮驳公司的支持下,央视记者还登上了消拖1号轮,实地拍摄了消拖轮上消防队员执勤训练的情况。据悉,《东方时空<纪事>》栏目以45分钟的篇幅,翔实地报道宁波消防部队扑救浙江善高“4.22”火灾的全过程。本刊特地刊发了陈国良同志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钟宇  陈健  丁烈云  陈国良 《隧道建设》2018,38(2):207-216
为提高基坑工程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基于IFC标准的基坑围护结构信息模型作为信息交流的基础和核心。首先,研究基于IFC的基坑围护结构信息模型的框架; 然后,扩展IFC标准中关于基坑围护结构的描述实体,并基于此建立基坑围护结构建模方法; 最后,对建模软件二次开发形成基坑建模插件,并应用于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统一的IFC数据标准建立的基坑围护结构信息模型可以实现基坑围护结构模型建模的自动化,可应用于基坑工程和岩土工程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长大隧道是铁路工程工期的关键控制节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准确分析整座隧道围岩稳定程度和施工控制关键段落。目前,在隧道结构设计中常采用荷载-结构模型,但荷载的确定与工程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针对该问题,根据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提出能量收敛准则,建立基于GSI指标的隧道极限状态分析法,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稳定性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优化方案:对于S空间,采用轻型支护,即初期支护采用喷混凝土+锚杆的支护手段,喷混凝土厚度<15 cm,局部软弱、破碎围岩加设钢筋网或钢带;对于浅埋隧道或断层破碎带,采用重型支护,即初期支护采用钢架+网喷的支护手段,一般地段采用格栅钢架,特殊地段采用型钢钢架,喷混凝土厚度≥20 cm;现有隧道围岩稳定性分区局限于计算平面应变模型,应在后续研究中将其扩展至三维。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州广和大桥桩基的施工实践,对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及地质勘察、成孔工艺、成孔施工特点及技术措施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