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高效、稳定的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而网络的建设则是一项系统和综合的工程,铁路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现场情况,构建不同的网络拓扑,采用不同的网络设备,消除网络瓶颈与隐患,建设一个高速、稳定和畅通的计算机网络. 相似文献
22.
SDH光网络保护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光传输网络保护原理,并论述了传输网络保护在铁路通信网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3.
24.
针对深厚软土地区连续路堤路堑过渡段沉降控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采用沉降板、分层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3种监测技术,开展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控制研究,并对工后沉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地层特性选择地基处理方式,过渡段纵向差异沉降量较小,保证了线路平顺。各断面横向沉降路肩大于路基中心,铺轨前的横向差异沉降为4~9 mm。沉降增长速率在加载期明显变大,间歇期变小,进入恒载期后,沉降曲线逐渐变缓,虽略有回弹,但沉降逐渐趋于稳定。揭示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并提出波浪状地形路基间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技术升级改造,时隔5a后对原有砂桩-网复合地基进行2次预压,能否满足高速铁路工后沉降控制要求成为关键问题。分析了砂桩地基固结变形规律,利用模糊数学(Fuzzy)理论的“升半柯西分布”,建立隶属度函数描述砂桩-网复合地基从固结排水到复合地基的转化程度,提出固结度表达式,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该表达式计算精度。并对考虑土体应力历史影响的e -lgp曲线法计算2次预压沉降量进行探讨,该方法可最终实现工后沉降精确估算。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针对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地处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一定影响的特点,进行水位恢复研究.对注浆加固、径向注浆加固、喷射混凝土等施工措施以及支护封闭时间对地下水位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为设计、施工方案系统的合理选择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影响区域内地下水位恢复与工程因素有关,不同支护封闭形式对水位恢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支护封闭时间对地下水位恢复程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