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基本理论为研究主线,从理论上分析了形成雷电灾害的原因;从雷电带来的灾害性入手,对雷电危害的形式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类论述;针对不同种类建筑所造成的损害做出了分析及总结;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模型,设计评估系统,根据建筑物所受损害的不同程度进行评估值的计算;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避免再次发生雷灾损害,并检验其技术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2.
概述我国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无切换接点的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如何实现智能电源屏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的影响,提出了几项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高铁列车运行前方出现异物入侵、人员侵限、隧道落物、山体滑坡等突发危险情况时,司机如何提前实现险情预判并采取措施,设计开发了基于5G的高铁列车超视距行车辅助预警系统。通过高铁沿线部署的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采集视频信息,并通过光纤传回铁路局智能视频云平台及视频共享中心,进行险情智能识别;结合列车寻位进行关联计算后,通过5G网络将视频及报警信息传输至动车组司机室的车载显示终端,为司机提供超视距视频展示、前方险情报警及行车导引等功能。该系统已在广深港客运专线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高铁行车安全提供了新的技防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武广高铁开通以来轨道电路钢轨绝缘烧损的案例,分析原因,提出优化方案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信号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原理,对虚拟测试仪器的误差构成和误差传递进行分析,然后以信号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误差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铁路信号经历了人工控制、设备控制、信息控制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为适应运输过程、环境、安全、设备状态等因素的变化,提出铁路需要逐步提升信号系统的自适应、多目标的决策,设备运行状态的健康感知,系统综合关联卡控及维修辅助决策能力,从网络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构想及可行性。阐述智能铁路信号(ISIG)的含义、特征及基本结构模型,并指出发展智能铁路信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雷电分析中,现有简单装置只能记录雷击次数,无法检测和记录强度。而分析雷击在线路上产生的电涌电压的特点和规律是做好防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记录雷击发生时在线路上产生电涌电压的具体情况更是基础之本。因此,研制一种随机记录电涌电压、电流产生的时间和强度的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计算机联锁系统原理和硬件结构出发,提出了基于现场运维故障数据的系统寿命预测方法。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求解最小割集,找到影响系统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将板级故障数据按照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的统计分布规律进行归类,使寿命预测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最后,以我国铁路具有代表性的A/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寿命预测方法可为类似信号设备的运维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