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驱动桥总成的刚柔耦合建模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桥壳和主减速器壳体等结构模型;然后,结合用多体连接单元模拟的轴承、花键和传动轴中间支撑等部件,构建了完整的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最后,对驱动桥进行自由状态和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结果表明:驱动桥在自由状态的振型不能反映实际约束下模态振型;因此不能单独将驱动桥作为研究对象,而须进行包括与之相连接的传动轴和钢板弹簧等部件在内的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将轴承和花键等部件简化为多体连接单元,可在保证模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计算速度;驱动桥模态仿真和试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说明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是合理的,对研究驱动桥的振动噪声特性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砂混凝土因其强度不如普通密级配混凝土,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如何提高无砂混凝土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是其应用的关键。将一种新型的胶体作为改性剂掺加到无砂混凝土中,通过强度、干缩及疲劳试验,与普通无砂混凝土以及同水泥用量、同强度等级的两种普通混凝土对比,试验表明该胶体改性剂能较大幅度提高无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混凝土面层强度要求,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干缩性能,特别是拥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使无砂混凝土具有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无砂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无砂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较小的收缩性能、较好的疲劳性能和排水性能.与常用半刚性基层材料相比具有优越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IETM是装备技术数据的新型载体,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GJB 6600的颁布实施对推进我国IETM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简单介绍了GJB 6600的制作背景及构成,分析了GJB 6600规范下的IETM创作流程,并对基于GJB 6600的IETM创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危险货物集装箱在船上积载隔离不当可能直接导致船载危险货物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现代财富”轮火灾事故的初步分析,指出危险货物船上安全积载的重要性,进而阐述正确的船舶危险货物积载与隔离操作以及与积载安全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土壤固化剂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固化剂的分类、物资材料组成、实验研究方法、固结机理四个方面来阐述土壤固化剂的科学研究现状。阐述了固化剂产品在我国的工程应用现状,并综合分析固化剂的发展形势,指出其中不足,对国内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基本思想,通过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对比计算了石太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一处边坡支护前后的应力/位移,其计算结果为采用预应力锚索和格构梁边坡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验证了其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防护后边坡位移的实测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公路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和格构梁联合防护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的主要原因,是线索允许的持续载流量不足,主导电回路接触不良和非正常电气设备分流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载流量偏小的线索,优化运输组织,避免牵引电流过大,加强对特殊部位的安装防护,加强检查处理,对电连接线等设备采用定期更换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桥梁顶升对桥梁上部结构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采用智能桥梁同步顶升系统进行可控、可监测条件下的施工,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论文对智能桥梁同步系统组成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采用梁板应变监测数据来评价顶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应变监控数据表明,智能同步顶升系统大大提高了桥梁同步顶升施工过程的同步精度,对保证桥梁上部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