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单线圈检测器速度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精确的交通速度对于交通管理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最普遍的单线圈检测器却不能输出速度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线圈检测器速度估计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采用杭州公路实地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模型的速度估计结果与实际速度接近,与传统的g因子算法相比精度有显著地提高.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交通管理系统速度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安全评价模式、基于桥梁实时监测的抵抗内力图和实时内力图的获取、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的阐述,将桥梁设计中使用的内力包络验算方法应用于桥梁远程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力包络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测点有限、不能反映未测位置及桥梁整体状态的问题,具有更直观、客观的优点,并能较好地克服环境与运营条件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的车辆动态称重技术是专用于检测行驶中车辆的重量(含轴重、总重)及其他基本数据(如轴间距、车速等)的新型检测技术.文中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动态称重技术分类及典型称重传感器特点,探讨了其在高速公路超载检测中的应用及称重的精度问题,给出了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六四式抢修钢梁由于具有单元重量轻、构件种类少、结构强度高、拼架速度快,以及能组成各种用途的临时性工程结构物等优点,已在铁路、公路和其他基本建设工程中获得广泛运用。为了安装、拆卸快速方便,构件间采用圆柱形钢销连接,因此钢销与连接钣间存在销与孔、钣与钣的间隙。这种间隙的存在,降低了结构物的纵向横向刚度,限制了行车速度。石家庄铁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干线协调的公交信号优先方法及其验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干线协调控制背景下的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方法,旨在达到公交车辆、社会车辆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干线协调与公交优先的优先级关系,确立双层优化方法,上层为干线协调,下层为公交优先。优先方法中采用主动式早启、晚断模式为核心模块,绿波带上下限作为约束条件调整公交信号优先的具体方案。然后,根据优化方法,构建了由公交请求生成系统、通信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组成的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最后通过系统验证分析,从干线协调效果和公交车辆延误时间等方面评价了这种优先方法的具体效果,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常温、低温劈裂强度等,分析了钢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钢纤维可使低温劈裂强度明显提高,开裂时的变形显著增大,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同时在常温条件下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高温抗车辙性能有一...  相似文献   
17.
陈晓明  伍毅敏  朱学坤 《公路》2008,(5):215-219
掌握浅埋隧道覆盖层的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非常重要。在地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基础上,研究了应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覆盖层地质扫描的设备选择、测网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方法。工程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安全快捷、成本低廉的优点,能为浅埋隧道设计施工优化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8.
19.
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文章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阅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联调联试是高铁信号系统开通运营前的最后测试验证环节,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联调联试技术现状与挑战,针对传统黑盒测试等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模型和形式化验证的测试技术、仿真平台测试技术、云测试与大数据融合分析的新思路,并提出新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可为高铁信号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