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提高和优化传统CAD设计在工程项目上的工作效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运而生。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将有效地提升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共享。BIM技术有着先进的理念,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特性,在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共享、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支持、可视化的设计等等,这些理念的先进性提升了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发展,驱动交通行业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Sasobit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及其改善措施.对掺加Sasobit和纤维拌制OGFC-13型混合料,以5种温度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其各指标;对普通热拌(OGFC-1)、未掺加抗剥落剂(OGFC-2)、掺加消石灰(OGFC-3)、掺加含有生石灰的消石灰(OGFC-4)的Sasobit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采用室内试验进行水稳定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击实温度为150℃;水稳定性OGFC-3>OGFC-1>OGFC-2>OGFC-4,说明消石灰对水稳性产生有利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应避免含杂质的消石灰;最佳消石灰用量为1.5%.  相似文献   
23.
基于指数平滑法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私人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私家车保有量进行科学预测是确定我国公路交通长短期发展规划,解决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首先根据我国2000-2011年的私家车保有量的变化,采用均方误差最小的原则选取指数平滑系数,建立二次、三次指数平滑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12-2016年的汽车保有量进行预测,为使预测结果趋于合理,最后运用相关系数原理进行评价,选择相对理想的预测结果,从而为私家车保有量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了分析Evotherm对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在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基础上添加5%的温拌剂Evotherm,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成型温度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 ~ 30℃,老化程度有所降低,水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适合用于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25.
目前,左转待行区已经在很多城市得到推广。介绍左转待行区设置的一般步骤,结合交叉口几何条件、左转车流、直行车流分析左转待行区设置的量化条件,根据最短绿灯间隔计算左转待行区长度的临界值,选取通行能力、停车延误、停车次数等参数来评价左转待行区设置对交通效益的影响,并结合南京市新建交叉口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汉中路-虎踞南路交叉口满足左转待行区设置条件,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较之左转待行区使用前通行能力大幅增加,车均延误略有降低,停车次数有所增加。因此,在满足设置条件的前提下,设置左转待行区能够有效提高交叉口行车效率,改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6.
针对现有的交通拥堵评价方法均值法存在对拥堵变化不敏感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实时路况数据的拥堵占比率评价指标。首先采用GIS分析处理软件对实时路况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路况信息,根据路况变化分级值判断某时段内各道路的变化状态。以南京市五个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路况数据为基础,计算道路趋向于拥堵变化状态下的拥堵占比率。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了南京工作日内拥堵路段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可行的避堵、缓堵建议。给出的评价方法可在城市交通运行分析、道路拥堵变化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27.
左转弯专用车道等候段的设计能够明显改变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但目前国内外的设计规范以及现有研究文献并未建立通用的等候段长度计算模型,这会导致实际的设计可能不合理或存在危险性。基于车辆到达分布情况和排队论方法,分析不同情况下左转专用车道的最不利条件,确定在保护相位和许可相位下左转弯车道等候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利用C语言将计算模型程序化,便于设计人员使用。最后以北京某交叉口为例,利用VISSIM仿真验证新建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比于设计规范和已有研究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少在交叉口排队车辆的延误时间,提高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因此该左转弯专用车道等候段长度计算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交叉口左转弯专用车道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