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孙长江  王国栋  陈清 《船舶工程》2016,38(S1):207-208
通过对日用水系统供水压力平衡及流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技术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并进行了一定的可行性理论定性分析,为日用水系统供水压力平衡及流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要求和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华  陈清 《船舶工程》2018,40(12):13-17
处理后的船舶压载水对水生系统的潜在毒性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内容,其中藻类生长抑制毒性试验作为常用的毒性检验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营养级低等特点,但国内现有的藻类毒性标准针对淡水藻类,而国外的毒性标准多采用国外常见藻种,不适于国内处理后压载水毒性检测。为了找到适合国内使用的海水藻类生长抑制毒性试验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镜检计数、吸光度计数以及荧光计数法的差别,并对中肋骨条藻和青岛大扁藻进行了生长抑制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荧光计数法与吸光度计数法同样具有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的优点,但荧光计数法的测定下限(0.20×104个/mL)低于吸光度计数法的测定下限(1.56×104个/mL),更值得在检验方法中推广应用。以氯化锌为标准毒物的藻类生长抑制实验表明,中肋骨条藻比青岛大扁藻更为敏感,更适合作为处理后压载水藻类生长抑制毒性的受试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