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81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172.
173.
174.
二次过街信号设计对于行人通过大型信号交叉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行人信号相位与原机动车信号相位进行叠加组合的相位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在不同的机动车信号相位条件下和二次过街设置方式下的行人信号相位设计方案。为对可选信号相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本文构建了各周期内各驻足区行人平均最长等待时间模型,并建立了评价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相位设计方案的仿真分析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实际交叉口,应用提出的信号相位设计方法和仿真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5.
组合曲线的NURBS表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URBS广泛地应用在曲线和曲面设计中,利用NURBS曲线的升阶和插值方法,给出组合曲线包括直线段、二次曲线段及自由曲线段的NURBS表示的一种方法,并给出它在船舶型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6.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结合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功能,建立了以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背景的换乘组织仿真模型。通过现状仿真分析,发现该枢纽存在行人与车流交叉严重、换乘距离长、公交车候车时间长、客流密度大等问题。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增大公交车发车频率、增加行人过街设施与缩短换乘距离和时间等改善措施,并通过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采用改善措施后的枢纽换乘组织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77.
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基于动车组运用网络图,考虑动车组初始任务、空车调拨等运用条件和检修里程、检修能力等约束条件,分析任务晚点条件下动车组完成相邻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交路段和整个运用日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定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运营总惩罚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检修和热备任务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并利用算例验证。算例表明:在不改变基本运营条件下,适当增加接续时间可有效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且有效降低因接续失效而带来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78.
179.
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乘客疏散能力及服务水平是地铁车站设计与站内客流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安全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M/G/c/c网络排队模型适用于各种空间内行人运动过程分析及相应指标的计算。本文在乘客运动特性分析基础上,结合车站空间结构特征,构建基于M/G/c/c的地铁车站楼梯与通道乘客疏散能力瓶颈分析模型。以北京地铁2号线与4号线的西直门换乘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该站在乘客到达率发生变化时楼梯、通道的疏散能力瓶颈点,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0.
乘务排班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组织的核心内容和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质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有显著影响.本文将时间均衡度作为给定周期条件下评价乘务员值乘时间与休息时间合理程度的指标,构建了基于该均衡度的乘务排班计划优化模型.为同时考虑乘务区段的最优组合与早晚班的匹配问题,本文的求解过程由改进遗传算法和双相匹配算法两个部分构成.最后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某轨道交通线路的案例研究中,对优化结果与既有乘务计划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发现,该模型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乘务排班计划的时间均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