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D/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细观损伤机理.文中对真空双搅拌方法制备的质量分数为2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细观损伤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试样断口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了不同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根据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不同失效方法,归纳出了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温度效应曲线.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以基体撕裂和颗粒断裂为主,高温下其裂纹萌生机制以颗粒脱离和基体撕裂为主.  相似文献   
22.
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评价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与后果损失,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评价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在对国内多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调研和大量线路风险的试算、数据拟合与参数调整基础上,对前人所做的风险分级指数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指数模型,主要包括4方面工作:(1)在危险货物自身风险计算中增加考量危险货物腐蚀性的指标;(2)将运输量因子、距离因子和扩散因子的最低级分值修正为0.5,在运输量因子中将剧毒化学品、爆炸品、强腐蚀性货物与一般性危险货物予以区分,并对液态和固态危险货物的扩散因子取值进行了明确;(3)修正了路线影响因子中有关指标的取值;(4)是给出了安全措施补偿因子的简化算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最低合理可行原则,设计了基于指数评价模型的集成化风险管控流程,以切实强化定量评价对风险管理与决策的指导作用。该流程综合考察模型最终的风险指数值、构成指数的各风险参数以及风险辨识中的具体因素风险值这3个层次的风险信息,并且与各层次风险分级标准相集成。最后通过实例,展现了所提出的改进模型和管控流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为企业提供一整套规范、实用的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云南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探讨现阶段我省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及省外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改革、法规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管理智能化、市场化、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省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4.
结合云南大保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及相关设计参数。利用温度应力、徐变收缩应力实用计算方法,分析了温度及混凝土徐变、收缩等不确定因素对施工控制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从理论上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原理,介绍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6.
张发如  王福胜  刘俊勇  陈跃  程小强 《公路》2007,(12):181-184
结合"许平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合理结构设计与使用性能研究"介绍了路面构造深度、路面抗滑值及路面摩擦系数的测试及数据评定方法,分析了路面抗滑值与路面纵向摩擦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检测成果对许平南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28.
对橡胶嵌条这种合成橡胶制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材料 ,从技术性能、专用胶粘剂、专用工具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着重论述了嵌缝条的施工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防撞护栏在车辆撞击下的动力响应,以云南某跨线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车辆对防撞护栏碰撞模型,分别从不同的碰撞角度、车辆质量、车辆速度等工况分析了桥梁的位移和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30.
陈跃  刘杰 《铁路技术创新》2004,(4):25-26,29
分析接触网冷滑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