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民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现代民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电力推进相对于传统柴油机推进的优点,对我国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2.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HPC)的配制以及气温对HPC凝结时间的影响,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在瓜达尔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3.
依据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招标范本》(2 0 0 3年 )和相关文件 ,结合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实例 ,介绍实践中得出的一套较好的招投标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24.
能量互馈式电力推进试验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船舶电力推进技术进行研究,搭建了一种基于“双逆变器-电机”能量互馈式的电力推进试验平台,介绍了该试验平台的构成与运行原理,进行了推进特性试验,并给出了相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力推进试验平台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25.
急流滩的水面线计算中,滩段阻力系数确定是计算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新的局部阻力系数经验公式,利用水槽实验资料确定了公式中的系数。经实际滩段的水面线验算,计算精度基本满足航道整治初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26.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建设驾机合一的船舶训练模拟器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该一体化的船舶训练平台里,视景仿真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探讨驾机合一的船舶训练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框架设计、关键技术及难点,介绍了已经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27.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自动测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无线自动测控系统的整体架构,主要是利用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通过单片机控制和无线数传模块发送接收数据,然后利用数据接收和转发中心即ETR232i嵌入式网络模块通过GPRS与远程的计算机中心通信.该系统通过实际运行,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228.
现代船舶机舱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结合船舶机舱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给出了在大型数据库管理支持下,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方法,介绍了船舶机舱管理信息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实现,讨论了系统中数据库的实时性设计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29.
疏浚仿真器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首台1750m^3/h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的数据管理模式和数据通信流程,分析了所采用的系统数据集中管理模式的特点。说明了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型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方法,其中数据管理用到共享内存技术。所有需要使用系统数据的进程均与共享数据库相连;数据通信中主模型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端,其他仿真计算机作为客户端。运用TCP/IP协议及socket套接字,各通信程序以后台方式运行,实现网络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230.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和到达规律,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来判定出站客流疏散的时效性。首先,构建出站客流到达换乘点的客流量计算公式,结合疏散运能计算公式,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然后,从常规公交调度调整、线路和站点调整以及其他途径三个方面对运能调整进行建议。最后,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在交通量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枢纽的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沿线枢纽存在疏散运能不匹配的结论,需要进行运能调整以完成客流的及时疏散。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的研究,为充分发挥客流转换潜能,主动引导出行方式的结构优化,为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