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铁路货车动态检查布局与设置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波  陈雷 《铁道车辆》2008,46(4):37-40
通过对中国铁路运输组织变化和发展方向的分析,论述了5T系统在第6次大面积提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勾画了5T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了5T系统的规划原则和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32.
黄云涌  郑如岩  刘曙光  陈雷 《公路工程》2010,35(3):67-69,108
我国现有的离析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多是着眼于对成型道路的研究,而很少涉及混合料中集料的组成对离析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混合料中集料的不同组成比例对离析的影响,提出不易离析的集料级配,建立基于混合料设计阶段的粗集料离析评价方法和指标,从源头上控制离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3.
134.
大连造船新厂20万t级干船坞工程的围埝抽水,由于坞址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岩石裂隙发育,漏水量较大,给抽水施工带来困难,经过合理选择抽水设备,采用板桩复打和压浆等措施以及采用橡胶垫、盘根和螺栓固定压板的方法进行堵漏是比较成功的,本文介绍了围堰抽水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5.
强夯加固吹填地基振动传递机理及减振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文中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对强夯振动在沿海吹填地基中的衰减规律及隔振沟的设置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速度的衰减经验公式,并提出隔振沟的合理布置方案。该成果对强夯法在吹填地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通过现场试验,探讨吹填土地基中强夯振动的传递规律和夯振动对周边CFG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并针对CFG桩的隔振效应、桩身应力分布等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应用强夯法处理吹填土地基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7.
随着现代公路交通的发展,出现交通量大、轴载重、交通渠化等现象,对沥青路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重交通、高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了严重的早期损坏,直接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其中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不足是导致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在Superpave沥青结合料性能规范中,以最高路面设计温度下DSR试验指标G*/sin作为沥青的高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8.
陈雷  孙蕾 《中国铁路》2006,(10):20-23
增大列检作业间距,延长列检安全保障区段,是提高铁路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西欧各国列检作业大多采用站检和“周”检方式,美国等国家列检作业是以终到检查为主。我国铁路列检作业间距设置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已明确提出了列检作业间距设置标准。针对影响我国铁路列检作业间距设置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延长列检作业间距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设想是:根据检查对象的分类,调整作业组织结构和检查范围;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研究和探索长大且固定编组的循环车组和青藏铁路1000km以上的列检作业间距设置模式;开展铁路车辆配件的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9.
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压实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压实技术是一项在岩土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压实技术,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的南非被应用到路基施工中,1995年被我国引进,大大提高了我国公路施工的质量并缩短了工期。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公路中,许多已经因为路面损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也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建对冲击压实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冲击压实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冲击碾压机的作业能量,使路基的施工产生更好的效果。冲击压实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路基的差异沉降,使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通过检验性追加冲碾遍数的方式,能够确保公路路基的整体强度及其均匀性有所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冲击压实技术目前并不完善,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无论是从实际的应用效果还是从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冲击压实技术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领域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陈雷 《珠江水运》2014,(8):50-51
充泥管袋吹填施工是围堤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具有适用、经济、取材方便等方面的优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对航道围堤充泥管袋吹填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