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105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方式,在国内外及外军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我军仍未系统地开展。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系统,是满足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运输保障要求的理想手段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论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移动模架的现状及使用特点,概述了移动模架结构、资源组织及主要工艺,对野外条件箱梁的裂纹控制提供了思路和主要措施,对移动模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优化设计,采用"二次风冷+冷水拌和"方案替代原来的"一次风冷+冷水+冰拌和"方案,实测结果与设计参数分析表明, "二次风冷+冷水拌和"方案混凝土预冷系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预冷混凝土生产模拟强度亦达到了设计指标,且风冷骨料可使骨料冷透率大大提高,从而使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温度回升较慢.实际运行表明,本文优化方案的一次性投资小,运行调节能力强,便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表面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型(简称SMA-16),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是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沈大路自身的特点所做的重大决策;它不仅适合沈大路交通量大、温差变化大等环境因素对路面的要求,而且对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均有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路面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路成为了连通经济区域的重要纽带,国家也增加了对公路建设的财政支出和扶持力度,使得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逐步显现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因为一旦由于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高速  相似文献   
16.
现在高速公路的路面基本都是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振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而低噪声。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和水损害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工程的投资量也在逐步增加,且建设成本每年也以较高的增长率在递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好坏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否在规划的资金限度内实现.做好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设成本,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要提高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上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水上运输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愈为重要。如何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通航环境,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介绍粉喷桩施工原理及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广州港集团新沙港务有限公司首创广州港集团新沙港务有限公司与石家庄开发区益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门座式起重机动态电子称量系统最近通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成果鉴定。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填补了我国重型机械动态称重系统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