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主要对算术编码的编码理论和译码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分析了算术编码在实际译码中存在的误差,并说明了在算法中实现算术编码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杨铭  韦伟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5):34-35,39
简述客运专线无砟轨道CRTSⅡ型轨道板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CRTSⅡ型轨道板预制主要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包括模板清理与喷脱模剂,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养护、放张及脱模存放,以及轨道板打磨等。  相似文献   
13.
路段通行能力不仅与公交站的设置形式有关,同时受到公交车停靠方式的影响.本文引入经典的c_M/M/1排队模型,结合概率论得出定点停靠公交站的进站排队时间.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占用的角度计算定点停靠公交站的路段通行能力.结果表明,与自由停靠相比,定点停靠公交站有效泊位数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更为显著.一方面,定点停靠排队溢出概率较大引起路段通行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定点停靠公交车服务时长减小导致路段通行能力变大.当公交到达率接近饱和值时,定点停靠公交站的路段通行能力约为普通路段通行能力的96%,比自由停靠公交站提高了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有轨电车在交叉口享有信号优先的同时,使其按照运行图行车,在有轨电车干线信号协调模型BAM-TRAMBAND的基础上,增加运行图对行车的约束,包括发车间隔、停站时分、站间运行时分和干线旅行时间,提出2类不同约束的有轨电车干线信号协调优化模型,严格运行图约束的优化模型(HT-TRAM)和宽松运行图约束的优化模型(ST-TRAM). 经算例验证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够得到在运行图约束下的有轨电车上下行绿波带,且在算例条件下,两者的路段平均绿波带宽与没有运行图约束的带宽结果相比,相差在1s以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隧道施工恶劣、影响因素多变的特点,文章以贵黔高速公路龙井沟隧道为例,根据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流程,充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法的优点,建立适用于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并对龙井沟隧道施工进行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处于较安全水平,与现场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石晶  王莹  韦伟  张杰  韩程 《综合运输》2021,(1):57-62
以相邻间隔时间期望方差及相间间隔时间均值和方差为计算指标,描述车站的列车分布及顺序均衡性。运用均衡性指标矩阵及均衡度指标向量来评价列车实际与计划运行图的均衡性。结果表明,由于干扰影响列车间隔时间大小波动明显,列车到达均衡性整体优于列车出发均衡性,长沙南站时间间隔分布及顺序均衡性最差,衡山西站、株洲西站、长沙南站到发均衡度最差,应结合列车晚点情况重点考虑运行图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韦伟 《交通科技》2012,(6):84-85
根据船闸控制系统结构,介绍了闸门同步控制技术在邵伯船闸中的运用,简要阐述了在系统中如何采集、处理和计算闸门的开度信号,以及闸门变速和同步调节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以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的造价为目标函数,截面高度和配筋率作为自变量,以挠度作为控制条件,建立约束条件,可得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通过编程进行求解.在考虑钢筋代换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给出矩形截面梁等强度代换、等挠度代换及等裂缝宽度代换的实用计算方法,并分析不同情况下起控制作用的因素,从而使钢筋代换计算过程简捷且结果可靠.研究结论:大截面尺寸受弯构件采用考虑正截面承载力及挠度控制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了因盲目加大截面尺寸和配筋量而造成浪费;运用Matlab 软件能简便、快捷地实现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优化设计,从而得到截面高度及配筋率的初始值,再考虑梁的自重及尺寸模数要求稍作调整即可确定最终设计结果;对于矩形截面梁,在其常用配筋率ρ∈[0.6%,1.6%]范围内,根据本文给出的钢筋代换原则及具体计算方法,能简便地得到满足截面承载力、挠度控制及裂缝宽度验算要求的代换结果.算例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经济效益显著,可推广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