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20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玄武岩纤维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BFRP)筋的力学性能,分别用引伸计和光纤2种应变测试方法对其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低,在BFRP筋中掺入钢丝,研制成了高模量的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试验结果表明:BFRP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仅为钢筋的23%,用光纤应变检测的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比用引伸计应变检测的高12.3%;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随直径增大逐渐降低;掺杂钢丝可以显著提高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32.
33.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直升机机场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直升机机场道面设计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现有直升机机场道面设计规范,探讨了现有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4.
文章针对目前直升机场荷载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并且没有针对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法,根据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采用不同基层、底基层模量、结构层厚度以及不同轴载型式下对应产生的荷载应力,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不同轮轴形式下的荷载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5.
从理论分析和实地观测两方面深入研究了CRCP的面板位移情况,比较了地锚梁法和工字梁法两种锚固方式的特点。理论分析表明面板位移情况与板长无关,只与混凝土材料性质、温差和基层顶面的摩擦有关。实际观测表明:路面板中间段几乎没有位移,靠近端部的位移比较明显,位移段长度为200~300 m;地锚梁端部位移很小,变化也比较缓慢。对于存在沥青上面层的CRCP路面,为减小由于端部接缝变形过大造成的对沥青上面层的破坏,建议采用地锚梁的端部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36.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裂缝位置是连续配筋路面的薄弱面,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则是CRCP配筋设计的两个控制指标。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两段CRCP路面裂缝进行长期观测,分析归纳了CRCP路面的主要裂缝类型、裂缝形态、裂缝主要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横向裂缝是CRCP的主要裂缝形式,除了常见形态外,还出现了大量群集裂缝以及Y形裂缝。裂缝可以用裂缝间距、裂缝宽度以及裂缝长度等参数来表征,各参数随配筋率、端部锚固形式、观测气温以及时间而不断变化,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今后CRCP路面实施裂缝控制技术以及CRCP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掺加不同比例硫化杜仲胶的改性沥青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和对比,讨论了硫化杜仲胶改性沥青的最佳配比以及具体的改性效果,并通过混合料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高低温性能的条件下,掺加5%杜仲胶和0.4%硫的配方改性效果最好;硫化杜仲胶能较好地改善沥青的低温延展性能,对于高温回弹性能及粘度提升较小但能满足PG70—22的要求。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硫化杜仲胶改性沥青的低温混合料性能优于同剂量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制高性能地铁管片,对两组不同长度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一组聚丙烯纤维水泥混凝土及一组普通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后,对抗拉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显著地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抗冻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提高不显著,掺入体积率0.1%玄武岩纤维后混凝土疲劳寿命增加了3倍,冲击韧性增加了3倍,玄武岩纤维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强度;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比聚丙烯纤维高,由于纤维分布形态不同长型(30 mm)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不及短型(18 mm)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的加强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尚需实际工程中应用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9.
温拌技术通过向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降低沥青粘度的外加剂从而实现了沥青路面的低温施工。温拌沥青混合料(WMA)的路用性能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相同,但拌和及施工温度却可以降低30℃左右,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等环保效益。超薄面层散热快,对碾压工艺要求严格,采用WMA可降低碾压难度,实现低温施工。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不同WMA与HMA的路用性能,研究了主要控制指标;通过铺筑试验路和路面性能检测,提出了WMA超薄面层的施工工艺和控制原则;最后分析了WMA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重要性,分析了裂缝修补对灌缝材料的性能要求,总结了灌缝材料的分类及适用性,并通过灌缝材料在江苏地区应用情况的调查汇总,得出了今后灌缝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