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6篇
综合类   4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以平寨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砼设计理论和有限元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和BDCMS,对箱梁在最大悬臂状态、成桥状态和设计活载作用下的挠度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参数的误差,并比较了挠度计算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
长短桩复合地基应力与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有限元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全长桩、全短桩、长短桩、无垫层、天然地基5种方案下的桩身应力与土体附加应力分布,并探讨垫层模量和厚度对承台沉降的影响和对应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能有效减少天然地基沉降和改善浅层土的应力状态,复合地基中桩身应力与土体附加应力按刚度分配,桩侧土应力与桩身应力表现出互补的特性。而垫层使桩与桩、桩与土之间应力分配趋于合理,垫层模量对承台沉降影响显著;随着垫层模量增加,长桩桩顶应力增加,短桩桩顶应力和桩身应力及土体表面应力降低;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变化趋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43.
从实际工程更换的腐蚀斜拉索中获取腐蚀钢丝试样,并利用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制备了腐蚀钢丝对比试样,针对各腐蚀分级的钢丝试样观测并记录了钢丝表面蚀坑的几何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利用统计分析研究了实际工程和腐蚀试验制备的钢丝试样的蚀坑形态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腐蚀钢丝的蚀坑几何形状可抽象为浅球形、深椭球形、浅椭球形、长槽形4种,不同腐蚀等级钢丝中4种蚀坑形状的出现数量有较大差异;蚀坑长度、宽度以及深宽比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张拉应力的局部加速腐蚀钢丝试样的统计规律与实际工程腐蚀钢丝试样的统计规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44.
某特大跨径PC箱梁斜拉桥多根斜拉索断裂导致箱梁受强扭损伤。制作1∶4模型对箱梁进行抗扭性能试验并对其加固后的性能进行研究,以评估主梁是否具备加固条件。基于相似理论对模型梁加载扭矩进行设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其损伤状态。对0.9倍、1.1倍和1.2倍扭矩作用下的模型梁进行试验,分析不同扭矩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对受损梁加固前后刚度进行对比,最后对加固梁有无体外预应力进行试验,对其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9倍扭矩作用下位移与理论值相吻合,模型梁实际抗扭承载力与理论抗扭承载力接近;锚贴钢板加固能有效地提高损伤梁的抗扭刚度,体外预应力对模型梁扭转刚度也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5.
针对北盘江大桥施工过程中第15#梁段斜拉索张拉到位后主梁实际标高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理论标高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响应面法识别对主梁标高产生误差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15#梁段索力减少24.2kN、梁段重量增加33.3kN;将修正后的参数代入原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理论标高与实测标高的相对误差在±2mm以内。  相似文献   
46.
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变形及内力产生较大影响。该文结合贵州赫章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应变修正剔除的方法,通过对箱梁截面划分网格计算温度系数,从而通过程序进行立模修正;根据中性轴的应力可以利用预应力张拉前后的应变直接测量,而与主梁重量无关的特点来对混凝土徐变系数进行识别,从而得到混凝土徐变应变。  相似文献   
47.
郭鑫  颜东煌  袁晟  袁明 《中外公路》2021,41(5):141-146
为了研究PC斜拉桥主梁受损后体系刚度退化规律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主梁后体系刚度提升性能,以一座跨径220 m的PC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开展PC斜拉桥节段缩尺模型试验,并对破坏后主梁进行裂缝灌浆处置,对比分析原主梁与灌浆主梁结构体系在相同加载工况下的刚度退化规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探讨PC主梁损伤后处于不同刚度折损情况下,采用不同厚度UHPC材料加固PC主梁对体系刚度的提升性能.结果 表明:斜拉桥体系的刚度下降较梁截面刚度下降迟缓;主梁裂缝灌浆处置后对结构体系刚度提升明显,但很难恢复至未受损之前;随着主梁受损程度的增加,原主梁及灌浆主梁PC斜拉桥体系刚度越来越接近.数值分析结果表明:PC斜拉桥体系的刚度下降较梁截面刚度下降迟缓,这与试验结果相同.同时体系刚度的提升并不随UHPC加固层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为使主梁受损破坏后的斜拉桥体系刚度恢复至未受损时,在对主梁进行灌缝封闭处置后,还需采用在受拉侧加固2.660 cm厚UHPC层.  相似文献   
48.
49.
基于ANSYS的先简支后连续桥型支座处桥面开裂受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四种连续类型简支梁桥支座处桥面开裂问题,得出了四种类型简支梁桥桥面混凝土的裂缝展开特点,比较说明了先简支后连续(用预应力筋使结构连续)桥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0.
温度影响线膨胀系数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中,温度对结构内力和变形影响较大,混凝土和斜拉索的线膨胀系数是计算温度影响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该文介绍了利用实测数据识别线膨胀系数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