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82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某大型豪华邮轮的压载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利用Flowmaster建立一维管路模型,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对比软件建模仿真的方法验证压载泵特性参数的准确性,同时在考虑阀门开度和压载舱相对高度等特殊节点参数选择的基础上分析邮轮压载系统压排水时的水力特性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CFD方法仿真分析邮轮压载系统管路布置是合理准确的,规定时间内系统的压排水量以及节点支路流量的变化规律能满足压载系统的布置要求。  相似文献   
112.
11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奇志 《交通标准化》2013,(15):114-115
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在施工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4.
115.
在巡航纵横的岁月里,YAMAHA的STAR系列保持着骄人的战绩,一直是巡航车中的典范之作。2005年,本田VTX 1800、川崎Vulcan2000和铃木M95显露出咄咄逼人之势,让大排量巡航车市场硝烟一片,不甘寂寞的YAMAHA在拉斯维加斯的经销商会上迫不及待地推出了06年STAR系列的旗舰产品——1854ml的Roadliner,力图回到大排量巡航车的第一集团军。  相似文献   
116.
文中介绍了湘西桑永(桑植-永顺)公路吊井岩大桥施工过程中的扣索受力分析及拱肋安装的无支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7.
<正>车型:帕萨特新领驭,配置2.0L发动机(BNL)、自动变速器。VIN:LSVE449FXA2××××××。行驶里程:154400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在该车行驶几万千米时,发动机就会偶尔出现低速熄火的症状,每次到服务站检查,诊断系统都会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方面的故障码,为此先后处理更换了空气流量传感器,以及发动机线束(主要针对空气流量传感器插头),更换了发动机控制单元、燃油泵、炭罐电磁阀、炭罐、点火线圈、火花  相似文献   
118.
拱北隧道暗挖段下穿拱北口岸,设计采用"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要求施工不能影响口岸的正常通关。结合拱北隧道管幕工程的特点,就顶管机选型的原则,顶管速度与顶力的控制、顶管机始发与接收,障碍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目前的施工实践看,顶管机选型合理,性能优良,在多种复杂工况下运行较好,此经验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9.
在建立基于导弹捕捉概率的卫星信息时效需求计算模型基础上,实现了单一卫星信息引导下导弹超视距攻击对信息时效需求定量计算,提出了导弹超视距攻击“后置点”射击的方法,并利用实例对计算结果和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0.
为了充分利用全风化千枚岩与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设计了红黏土与全风化千枚岩干质量比分别为0:5、1:4、2:3、3:2、4:1、5:0,石灰掺量分别为0、3%、5%和8%的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环刀试样干湿循环试验;为了定量描述裂隙的发育状况,开发了裂隙率计算软件,提出基于AutoCAD裂隙总长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发育规律有继承性、自愈合性,膨胀裂隙与干缩裂隙并存特性;石灰掺量为0时,高红黏土掺和比(80%、100%)下混合改良土裂隙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长而增长,且干湿循环次数大于5时还有增长趋势;中低红黏土掺和比(掺和比不大于60%)时,第2次干湿循环后裂隙率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或趋于稳定;石灰改良剂对裂隙发展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石灰掺量为3%或5%,且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时,可以完全抑制裂隙的发育,其他红黏土掺和比下相对于纯红黏土裂隙率也有大幅降低;考虑石灰掺量、红黏土掺和比对裂隙率降低幅度的贡献,认为石灰掺量为3%、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是裂隙控制的优化方案,不仅合理、经济,而且裂隙率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