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92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柴油发电机组基座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对柴油发电机组基座在自由-自由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各阶模态参数,并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而为基座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贸易和跨国投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租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目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遭遇海运政策和融资渠道两个方面的难题。我国应深化对海运政策的宏观思考、完善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以及积极开拓国际船舶租赁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93.
本文主要介绍提高设计标准后三水大桥的设计工作,并对主桥施工,施工控制作了简要说明,在三水大桥的设计中为适用新的荷载标准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对已建桥梁的修复,加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基于超载车辆在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往往接近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应力,以及车辆超载频繁这样一个事实,本项目选用应力比分别为0.7、0.8和0.9间歇时间分别为Os、1s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小梁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应力比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明显不同于低应力情况,在应力比为0.5时是个分界点,另外间歇时间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影响很大,间歇时间越长,同应力比情况下其疲劳寿命也越长。  相似文献   
95.
半刚性材料的反射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从材料、施工和检测等方面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三叉岭隧道遭遇大型溶腔为例,根据其溶腔病害具体情况,从靠近溶腔未坍塌段、受坍塌破坏段的加固处理及穿越溶腔的支护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大型溶腔的处理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采用该溶腔处理技术可获得良好的工程实效。  相似文献   
97.
经济窘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障碍,充分认识到财务困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找出破解大学生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任务.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和金额,将有限的经济来源应用到最能体现资金价值的方面,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开支是解放财务困境的最现实的方法.通过对各种理财知识的系统掌握,将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增加理财实力,提高毕业之后创造价值的能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应用是解决财务困境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公交IC卡数据处理的换乘矩阵构造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换乘量调查所面临的困难,利用了公交IC卡的大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出城市公交线路间的换乘量,进而得到城市公交换乘矩阵,并结合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实例,将该方法应用到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去.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