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事故中汽车损坏痕迹及摩托车驾驶员伤亡情况的鉴定,建立模型,构建事故碰撞环境,使用成熟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发生过程进行重建,对摩托车驾驶员碰撞后的运动响应及各损伤部位的动力学响应参数进行分析,将仿真结果中摩托车驾驶员的运动响应、损伤部位的伤亡程度及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检报告中的客观事实进行对比,得出了基于PC-Crash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形基本符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对内河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所使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对比,指出了目前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3.
介绍梧州西江二桥总体设计概况,着重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斜拉桥及50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的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4.
结合长山堡浑河大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GPs技术进行桥梁平面控制测量的有关经验,并对其控制测量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5.
叶片作为舰船汽轮机的核心零部件,其在复杂工况下的低周疲劳寿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寿命预测方法大多是基于经验公式进行求解,没有考虑损伤累积对材料固有属性的影响,也没有对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以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考虑叶片实际非对称循环的工作状态,引入平均应力的概念,推导叶片低周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以及损伤随循环次数变化关系的表达式。同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使用XFEM方法模拟叶片裂纹扩展并进行低周疲劳寿命分析,并与所给出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损伤力学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基于扩展有限元的裂纹扩展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其对于舰船汽轮机叶片等工程结构的寿命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仿真系统的运行离不开模型,随着大型复杂化仿真系统的开发,如何利用原有的模型,减少系统的开发周期和费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仿真系统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构件技术及构件库技术,探讨了基于构件库的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提出将仿真模型构件化和仿真系统的开发采用基于仿真模型构件库的观点,并给出了基于构件库的仿真系统的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17.
118.
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一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的SK-2型轨枕出现了成段开裂现象,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依据相关规范对SK-2型双块式轨枕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轨枕挡肩混凝土抗剪能力、轨枕承轨台纵向抗剪能力进行了受力检算,并结合该高速铁路线路实际情况提出了病害整治方案。结果表明:在承受的最不利荷载作用下,SK-2型双块式轨枕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轨枕挡肩混凝土抗剪能力、轨枕承轨台纵向抗剪能力均满足要求,轨枕的设计满足本线使用要求,建议整治时更换的新轨枕维持原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单根轨枕更换及通过拆除道床板实现轨枕连续更换的病害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9.
以昌赣客运专线主跨300 m混合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层间非线性约束特征,建立桥塔、斜拉索、梁体、支座、墩台、剪力钉、底座板、限位凹槽弹性垫板、减振弹性垫层、道床板、扣件、钢轨等全要素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系统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附加荷载作用下结构附加力。基于Miner准则,探讨列车动载、无砟轨道设计参数以及时变温度作用下无砟轨道动力疲劳特性。结果表明:在斜拉桥端部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并采用小阻力扣件可满足钢轨强度要求,挠曲荷载下钢轨最大拉应力位于桥塔附近,制动荷载下钢轨最大拉应力位于主梁跨中;列车动载下轨道结构间相对位移最大值均不超过1.0 mm。主梁跨中道床板板底受拉,最大拉应力0.74 MPa,桥塔处底座板板底受拉,最大拉应力1.15 MPa;提高弹性垫层刚度可有效提高道床板疲劳寿命,增大扣件竖向刚度可增强钢轨与道床板间连接,提高钢轨寿命,列车时速增加会增大轨道结构动应力幅,降低疲劳寿命;时变温度作用下最大温度梯度发生在道床板,耦合列车动载后底座板结构受力更显著,但仍满足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高速铁路高架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群的可行性,以某高架桥上道岔群为例,基于岔-桥相互作用原理、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无缝道岔-梁体-墩台空间耦合模型,计算分析桥上道岔群及桥墩墩顶的力学特性,并提出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当无缝道岔群铺设于温度跨度较大的多联桥梁时,无缝道岔钢轨纵向力较大,钢轨强度往往不满足《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要求;铺设小阻力扣件可显著降低钢轨纵向力,铺设方案应同时满足道岔变形控制要求;混凝土箱梁截面惯性矩较大,道岔区钢轨挠曲力较小;道岔群铺设于多联连续刚构桥时,温度作用下的墩顶纵向力远大于断轨作用;无缝道岔铺设时,应严格控制梁体温度,避免极端气温时转辙器处梁轨相对位移超限。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高架桥上无缝道岔群的设计与运维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