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湖南株洲地区不同初始粒径的膨胀岩样进行室内浸水崩解试验,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对其崩解物的粒径分布规律、耐崩解性特征与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岩石破碎分形理论,推导了考虑不同初始粒径与不同循环次数的膨胀岩崩解分形维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粒径的大小对膨胀岩的崩解特性及分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影响。在粒径较大的粒组中,初始粒径越大,该粒组的百分含量越大,且几乎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在粒径较小的粒组中,初始粒径越大,该粒组的百分含量越大,但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耐崩解性指数逐渐减小;初始粒径越大,耐崩解性指数越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初始粒径越大,分形维数越大。其结论可为膨胀岩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完整的锚固系统由锚杆体、黏结材料以及岩土体三部分组成,其间的力的递方式均是由锚杆体传递到黏结材料,再由黏结材料传递到岩土体的,锚固界面就成为整个锚固系统极限承载力设计的关键。通过室内剪切蠕变试验,分析锚固界面上不同荷载时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考虑时效性下的剪切蠕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界面上的剪力沿杆长呈抛物线分布,同时锚固界面在剪切效应的影响下只表现出了蠕变全过程的前两个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加速蠕变阶段不存在,且锚固界面的破坏性状与其位置有关系。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煤矸石的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根据Talbot推广的级配控制方程,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通过大型三轴试验研究煤矸石路基填料在不同围压、不同级配和不同压实度下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路基填料的轴向应变均随轴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峰值,属于应变硬化型;当围压不变时,随着A值即粗颗粒含量的增加,相同轴向应变下的轴向应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变化;压实度达93%以后,继续提高压实度对试样强度增长作用效果不明显;煤矸石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用邓肯-张双曲线本构模型拟合,并获得了双曲线本构模型的具体参数.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沥青路面弯沉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分析测定弯沉的正确时间,着重介绍贝克曼梁弯沉仪测试弯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工程中的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从材料选择、回填范围、回填顺序及回填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说明台背回填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钢绞线预应力设计与施工中的某些容易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结合厦榕高速巫邦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并在现场监控量测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拱项下沉值为周边位移的2倍,围岩初期支护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在开挖45d后保持稳定。该结论可用来有效地指导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9.
灰色自适应模型在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当前隧道围岩变形预测常用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平滑和等时距处理,建立灰色自适应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厦蓉高速公路隧道拱顶沉降位移预测工程实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