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多个信息系统之间因采用的技术和平台不同而无法进行资源共享的问题,采用单点登录技术,以基于MVC模式的多层体系作为权限系统的系统架构,EJB作为中间件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统一权限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为信息化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功能,对其它类似系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2.
为提高轮轨滑动接触热响应分析的准确性,基于Johnson-Cook材料模型,充分考虑含摩擦因数在内多种材料属性的温度相关性、3种热传递方式和轮轨实际廓形,建立了全比例三维弹塑性轮轨滑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完全耦合法对滑动接触状态下的轮轨进行热机耦合分析;研究了车轮以1 m·s-1速度沿钢轨滑行0.1 s时的轮轨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分析了轴重、相对滑动速度对轮轨接触区温度场的影响,得到了热影响层深度、热影响层宽度、轮轨表层温度随轴重、相对滑动速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轮轨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次表层接触斑中心处,车轮表层最高温度发生在接触斑后半部分中心处,车轮表层最高温度为848 ℃,钢轨表层最高温度为768 ℃,钢轨表层最高温度低于车轮表层最高温度;轮轨热影响层很薄,车轮热影响层深度约为4.22 mm,钢轨热影响层深度约为3 mm;轮轨热影响层深度随轴重增大无明显变化,而宽度随轴重的增大而增大,轮轨热影响层深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宽度随相对滑动速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轮轨表层温度随轴重和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相对滑动速度对轮轨热响应影响更大。全比例三维弹塑性轮轨滑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及热机完全耦合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轮轨滑动接触热响应,对合理开展轮轨热损伤和热疲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ECM低压真空渗碳技术应用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ECM低压真空渗碳Infracarb Process技术原理、工艺控制特点与方法,阐述了低压真空渗碳与常规可控气氛渗碳热处理之间的差异。应用结果表明,采用Mini技术,合理优化最大表面碳浓度和最小表面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工件不同部位渗层深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4.
为了研究阻尼器和不同地震激励方式对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为计算分析提供依据,设计制作了1∶50的有机玻璃全桥模型,利用地震台阵对模型桥进行了白噪声激励和模拟地震试验,分析模型的动力特性及一致激励、行波效应以及带阻尼器时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模态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阻尼器减震效果明显;纵向行波效应对大桥影响较大,横向行波效应对大桥影响很小;大桥桥塔各向地震响应是解耦的.因此,可以选择适宜的阻尼器,以提高大桥的抗震性能;可以采用纵向十竖向和横向十竖向2种地震输入方式进行大桥的抗震分析.  相似文献   
185.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对列车碰撞能量方案进行配置和评价,以列车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瞬时加速度和能量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主、客观指标权重推导出更加合理的综合权重系数;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融合权重信息和评价指标信息,获得了列车一维碰撞能量管理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某型列车的15种能量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与各指标性能变化幅度分析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方案4为最优方案,其最大瞬时加速度指标性能比方案8下降14.03%,但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性能和能量利用率指标性能分别比方案8提升了4.92%和19.44%;该结果既体现了对安全性影响最大的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的重要性,又综合考虑了与经济性相关的能量利用率指标.   相似文献   
186.
介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采用SQL数据库,存储了长钢轨焊接过程中几个主要工位的生产数据,包括焊接时电压、电流、位移、压力曲线,精调工位的接头平直度检测曲线,出厂前平直度检测曲线,正火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各主要工位操作数据,对每一个接头自动生成一个标识号,通过打标机把标识号打印在钢轨轨腰,实现了焊接质量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187.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跨径为190 m+552 m+190 m,为中承式钢桁架连续系杆拱桥,在国内外此类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全面研究朝天门大桥的抗震性能,进行朝天门长江大桥地震反应分析和动力模型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朝天门大桥以及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推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8.
为研究横风作用下移动车辆的脉动风速谱形式,不依赖于传统的Taylor“冻结”假设和各向同性湍流假设,围绕移动车辆的脉动风速时程生成方法,在传统的谐波合成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直接生成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了不同离地高度、不同平均风速、不同车辆移动速度等因素对移动点(或移动车辆)脉动风速自相关系数函数的影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建立移动点与固定点自相关系数函数的关系式,并最终推导出移动点的纵向脉动风速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移动点(或移动车辆)脉动风速的“直接生成法”相比传统的“逐步提取生成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进一步的,提出的移动点纵向脉动风速谱模型由于不依赖于Taylor“冻结”假设或各向同性湍流假设,也未额外地引入横向脉动风速谱,而仅依靠移动点的纵向脉动风速时程而逐步分析推导而出,这与数值解所采用的条件一致,因而使其计算值与相应的数值解吻合较好,表明提出的移动点纵向脉动风速谱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研究结论可为移动车辆脉动风速谱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9.
别墅建筑中太阳能采暖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别墅建筑及其使用特点,对适合于别墅的几种太阳能采暖空调的各种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北京某实际别墅工程对各系统的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等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了一种在性能上和经济上都比较优越的制冷空调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190.
“长良”级是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海军扩军时期的产物,也是旧日本海军中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轻巡洋舰,共6艘,分别命名为“长良”(Nagara)号、“五十铃”(Isuzu)号、“名取”(Natori)号、“由良”(gura)号、“鬼怒”(Kinu)号和“阿武隈”(Abukuma)号。在旧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中,“长良”级是其不折不扣的主力轻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