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50篇
综合类   144篇
水路运输   58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正>发动机的设计、结构的改进离不开大量的试验,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设备的先进程度与试验程序的科学性。陈旧的试验设备不但增加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所采集数据的精度,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影响。因而改造或淘汰成了它们必然的命运。我所的配气机构试验是一台早期的设备。为适应高性能指标发动机的强化试验,减轻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配气机构干磨等试验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其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配置了自动报警停机装置。  相似文献   
92.
1999年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年。为实现铁路三年扭亏目标,在年初全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这给物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广大物资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抓住重点,把握机遇,全力做好铁路物资工作。根据...  相似文献   
93.
当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在列车的前部形成压缩波.压缩波以接近音速的速度在隧道内传播,并在隧道出口处部分向外释放出一种脉冲压力波,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这种脉冲压力波的大小取决于到达隧道出口的压缩波的波前形状,作为降低脉冲压力波的减缓方法,研究了隧道内浅支坑对压缩波波前的减缓效果,建立了在设置有浅支坑的板式轨道隧道内传播的压缩波波前变形的基本方程,并与国外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能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94.
95.
铁路曲线整正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现行的铁路曲线整正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铁路实践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设计理论。引用直接搜索方法的原理,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序,以选配合理的曲线要素并计算拨距。通过验证,效果较好,为进一步完善铁路既有线改建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6.
应用压边冒口生产发动机缸体铸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以埃塞俄比亚铁路Mieso-Diredawa段铁路为背景,综合阐述地质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勘察方法的应用、勘探布置原则等问题。对工程物探方法在该线中的应用以及针对当地特殊类岩土——黑棉土(膨胀土)及玄武岩差异风化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也简略阐述在非洲国家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8.
2011年,经历了日本历史上最大震灾的东日本铁路运输,面临着抢修与重建的双重任务.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和人口过疏化的部分灾区,通过分析得出,为满足受灾地区的不同需求,现有的铁路运输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介绍了日本运行多年的铁路运输专用的12英尺(3.66 m)集装箱和开发中的轨道-道路两用车(DMV),并针对中国铁路运输的...  相似文献   
99.
论述了一种满足接触网弹性吊索无调整安装时测定弹性吊索初张力的方法,以及接触网弹性吊索无调整安装技术在2条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探讨了42#道岔处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案,分析了接触网平面布置和安装设计技术。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的辅助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之间平稳过渡,减少了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辅助接触线也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速度适应性好,弓网性能更佳,建议在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接触网布置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