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82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编者按:本文通过电腐蚀的模拟试验和试件的强度试验,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电蚀作用下结构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根据国内外经验,对迷流设防还是必要的.在有效的迷流防护设施的作用下,钢筋中的杂散电流对钢筋的腐蚀可基本上被防止.本文所作试验的结果,也正说明了迷流防护的必要性.我国建设的地铁,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当然,这些措施还是不够完善的.因而当前如何在对原有设施加强维护、监测的同时,研究、开发更为完善和有效的迷流防护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2.
隧道式锚碇与上覆隧道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南溪长江大桥泸州岸隧道式锚碇及上覆公路隧道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序下各施工阶段支护结构的内力响应以及围岩体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规律等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锚碇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影响区域集中在锚室前端及上覆隧道洞口段范围内,且影响程度随两者之间距离的增大迅速减小;在设计主缆荷载作用下,上覆隧道洞口段发生向上位移,但量值相对较小,对隧道受力影响不大;复合锚碇体系的力学响应主要集中在锚固段始端3.5~4.0 m以及锚塞体与岩体接触面1.5~2.5 m附近区域;施工过程中应对隧道及锚室入口等浅层区域岩体、锚室及锚塞体开挖空间侧墙与拱腰等部位岩体进行加固;从岩体塑性区发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状况来看,先建锚碇后修隧道的工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3.
采用长大管棚预支护进洞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隧道工程穿越地层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围岩越来越差,而对隧道进洞的要求却越来越早,甚至提出了"零"进洞的要求.对此,采用长大管棚预支护技术进洞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对长大管棚的适用条件、受力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个长大管棚进洞技术仍须进一步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4.
建设中的打浦路隧道复线是为迎接上海2010年世博会规划的主干道之一,它采用大断面盾构技术施工。通过工程类比,本结构采用单层通用管片以提高钢模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又满足工程要求。盾构管片内力计算采用日本惯用法,计算结果表明日本惯用法能较好地满足工程要求,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原状饱和软黏土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初始剪应力等指标对软黏土静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对软黏土不排水剪强度影响较大.据此,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这种各向异性影响的关系式,为研究软黏土不排水剪强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6.
我国隧道CAD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给出了我国隧道CAD技术的回顾及评析,指出了我国隧道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当前隧道CAD开发者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7.
基于台架重复性的柴油机NOx排放测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排放性能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柴油机试验台架的重复性,进行各参数变化趋势分析以及与NOx排放测量的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ESC变工况和持续恒工况的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进气相对湿度、进气质量流量及燃油温度变化对ESC循环NOx排放测量的影响很小;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发动机进气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158.
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会有很大不同,尤其在半软半硬岩层中,隧道开挖会破坏软硬岩层交界处软弱围岩的稳定性,其施工力学效应更为特殊。文章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15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进行了模拟,对均质硬岩、均质软岩和竖向半软半硬岩中不同净距隧道的拱顶沉降、中岩墙的水平位移、中岩墙最大主应力和围岩塑性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均质硬岩隧道拱顶沉降最小,竖向半软半硬岩隧道拱顶沉降和硬岩比较接近,软弱围岩隧道拱顶沉降最大;竖向半软半硬岩隧道中岩柱上部围岩稳定性较差,中部水平位移最大;隧道开挖引起软岩侧洞室上覆盖层围岩稳定性变差,可能引起隧道坍塌。  相似文献   
159.
软弱围岩斜井转正洞工法动态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井施工将引起斜井转正洞交叉段附近岩体与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发生变化.文章结合八苏木隧道土卜子斜井工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小包法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斜井施工对隧道的纵向影响主要位于巷道右侧6m范围内,横向影响主要位于斜井与正洞锐部交角处;对围岩应力与横向位移影响较大,巷道右侧6m内正洞整体向斜井一侧偏移,产生偏压现象;对斜井与正洞锐部交角处岩体扰动较明显,其塑性区基本贯通.  相似文献   
160.
整孔预制箱梁在结构体系转换中,湿接缝混凝土与预制梁混凝土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龄期差,从而导致两者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不同,等效弹性模量不同,进而影响体系的应力及线形变化.合龙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顺序同样对结构受力存在影响.结合广深沿江高速机场特大桥60 m跨整体预制箱梁,选取不同的湿接缝浇筑时间和合龙预应力张拉顺序,分析不同工序对结构体系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到大跨径整孔预制连续箱梁体系转换的合理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