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2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北京某地铁车站基坑坍塌事故,从周边环境、设计及施工等因素分析引发基坑坍塌的原因,提出未来基坑设计及施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患于未然:进行基坑的信息化施工,完善监测项目及警戒值.通过远程监控,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处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时空规律的探索;注意基坑周围环境探测,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采用动态设计的方法,建立基坑动态管理体系及严格的管理流程,实现基坑施工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2.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已逐渐多元化,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方法中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范围不明确、线路命名方式缺乏代表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需制定一套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在研究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以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制式的技术原理为核心,遵循指标独立性、惯性和包容性等原则,提出了基于驱动方式、车辆支承方式、导向方式和轨道类型4项分类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法。该方法规范了现阶段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分类标准和命名方式,并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创新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3.
研究目的:高原冻土的不稳定性使进行冻土区路基变形监测分析极其重要,但受限于高原严酷自然环境条件,当前利用地面现场测量来分析多年冻土路基变形的方法,开展工作极为困难。卫星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无需地面现场测量作业,能够获得大范围地表覆盖区域连续点、线、面沉降信息的一种全新地表变形监测分析方法。针对特殊困难环境下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问题,讨论利用卫星D-InSAR"空间遥测"多年冻土区路基表面沉降变形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用研究价值及意义。研究结论:在青藏高原这种特殊困难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采用卫星D-InSAR进行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分析,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监测效率、减少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极其困难的地面人工测量工作量,能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对于高原冻土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长期监测系统建设有重要工程现实意义;利用D-InSAR获得的独特路基地表变形信息,可实现从大范围连续点、线、面3种角度,分析高原冻土路基变形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有望从空间全局的分析角度获得冻土路基变形新发现或新知识,从而为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也为更深入地研究冻土工程变形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站场路基,打破了原来天然地表与外界的热力平衡,地下温度场将重新分布.根据此特征可推断多年冻土的发展演化趋势以及评定路基的稳定状况.结合青藏铁路某段站场路基实际监测数据,利用ANSYS软件对2002年~2030年地下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下冻土上限发生上移,多年冻土得到了保护;在年平均气温增长0.02℃的条件下,试验段内冻土人为上限和未受路基影响的冻土天然上限均逐年下降;同时,路基阳坡、阴坡两例地下温度场分布特征的差异构成了路基不均匀变形和路面裂缝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5.
新建铁路基本走向的确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灰色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新建铁路基本走向综合评价智能决策支持系统(RLIDSS)的基本结构模式。针对新建铁路基本走向决策的特点,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定了适合该系统特点的相关方法。该系统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从已完成的评价项目中获取经验、知识,在更大程度上克服一次评价的主观性,使综合评价更为准确、可靠,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36.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测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潜力.研究结论:(1)与常用的DEM生产方式相比较,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适合快速获取各种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2)在铁路勘测设计DEM获取、铁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和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测量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建议铁路工程部门开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7.
创建绿色的城市交通发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行车难、停车难,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以北京为例,交通需求总量的大幅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交通供给的增长,市区道路网及城市运输服务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整体调节能力。虽然政府近年来加大力度进行道路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涨,道路交通的拥挤程度逐年恶化。由于这一情况,政府大力提倡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北京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率尚不足30%。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是道路对城市空间的吞食,对环…  相似文献   
3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热管路基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考虑多年冻土中水的相变,采用有限元进行热管保护多年冻土路基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管能大幅度降低路基土体的温度,提升路基冻土上限,增大路基抵抗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考虑路基工程所在冻土区段气候和冻土条件,研究热管的有效影响范围,得出结论:热管的有效冷却半径为1 7m左右;在年平均气温为-5 2℃,冻土年平均地温为-1 0℃以上的高温冻土区,热管埋设间距宜取2 8~3 3m,可抬升路基冻土上限0 6~0 8m;在年平均气温为-6 3℃,冻土年平均地温低于-2 0℃的低温冻土区,热管埋设间距可加大到3 3~3 8m,路基冻土上限可抬升0 8~1 2m。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介绍德国的一种新型轨道上部结构,此上部结构综合了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平顺性和抗振降噪功能,可以减少对地基强度的要求和减少轨道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40.
阐述混凝土工程是单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单位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应该是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并探讨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