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对苏州地铁2号线3个连续区间的隧道气温进行测试,分析隧道气温在夏季最热月和冬季最冷月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隧道气温比冬季隧道气温高,夏季和冬季隧道气温分别在23.5~27.5℃和16.5~20℃之间变化;当室外气温达到30℃以上时,隧道风机对隧道气温有提升作用,车辆运营和停运时分别可提升约1.5℃和2℃。车辆运行时,冬季和夏季隧道气温均以行车间隔为周期呈锯齿形变化,冬季可能出现倒锯齿形变化;车辆运行与停运时隧道气温比较,夏季车辆运行时高,冬季车辆运行时低;夏季区间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时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无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362.
北京地铁5号线运营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北京地铁5号线运营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的差异进行对比,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从宏观把握城市用地规划、依据实际调查修正预测参数、构造高峰小时矩阵、通过网络进行客流预测时需做好敏感性分析等建议。  相似文献   
363.
由于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方法存在信息反馈的滞后性、有限性,通过在沥青路面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搭建信息化质量管控平台,实现了沥青路面全过程控制,将检测的随机取样改进为路面质量的整体检验;将施工过程中的有限反馈改进为实时反馈,并提供智能预警功能。信息化动态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沥青路面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管理,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64.
建立高效保障网络。一是立足自身,合理构建保障体系。机动前,部队要根据行军序列、梯队编组样式和车辆装备的数量,立足自身维修保障力量,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合理分工,成立相应的车辆装备技术保障队(组),分别对各梯队实施伴随保障和定点保障。二是着眼部队需求,灵活运用地方维修资源。部队远程机动过程中,由于部队比较分散,基本得不到上级加强和友邻支援,只能依靠自身维修保障力量进行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自我保障力量无力全方位完成车辆装备的修理和定点保障任务。因此,必须依托地方定点保障机构,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障实体,对部队实施定点保障。需与地方交通战备部门和沿途驻军部队联系、协调,以沿途驻军平时选定的地方定点维修企业、定点器材销售公司或具有相应实力的单位为基础,构建保障体系。三是针对道路特点,合理配置定点机构。从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看,部队远程机动主要以国道和高速公路为主,而且地方公安、交通部门会对主要路口、路段实施交通调整,对开进道路实行封闭、半封闭或限速、限向等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365.
366.
山区公路悬索桥隧道锚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公路悬索桥采用隧道锚能较好地利用锚址区的地质条件,工程量相对重力锚小,性价比高、对周边环境扰动小。隧道锚设计规范、准则未成体系,设计参数不确定及山区隧道锚设计的特殊性是设计中的难点。隧道锚尺寸设计分为锚体截面设计和锚体长度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隧道锚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7.5倍设计缆力作用下,岩体位移、应力均在可控范围内,岩体塑性变形范围有限,隧道锚处于稳定、安全受力状态;隧道锚设计方案安全系数大于6,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67.
黄东  韩金豹  李方元 《上海公路》2010,(3):35-37,50
针对目前城市高架桥梁宽度的增加和考虑景观因素而采用的曲线型桥墩结构的受力特点,开展了其相应的受力构件分析,得出相应的受弯梁与受拉杆的受力模式的区别,指导相应的结构设计中对构件截面选取和受力计算的简化,从而保证结构安全、耐久和经济。  相似文献   
368.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了近年来BIM技术在轨道车辆运维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该领域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轨道车辆运维的应用研究框架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3个层次;理论研究集中在车辆建模、数据库建立和运营、维护方面;技术研究集中在三维CAD、平台建设、数字化管理和车辆部件监测等领域;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列车的日常运营、维护和价值方面;由于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已有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理论方面,轨道车辆的建模和数据库建立精细化程度不高,运维全生命周期整体性不足;在技术方面,模型共享、软件协同、信息管理及车辆监测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在应用方面,轨道车辆运维的可视化程度、成本管理及软件开发研究需要更加具体和专业化,细化到各个层面;未来的研究应加强BIM多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及数据的规范化,实现与新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智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现BIM软件更深度的二次开发;将理论、技术与应用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轨道车辆BIM运维体系,完善基于BIM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加强对轨道车辆运维中所有服务对象、数据、业务功能一体化管理,提高轨道车辆运维的效率,为轨道车辆运维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确保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69.
为缓解高速公路连续瓶颈区车辆强制换道造成的通行能力下降的问题,减轻瓶颈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出了面向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s)与普通车辆混行情况的高速公路连续瓶颈可变限速与换道协同控制策略。对传统的细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预测考虑了可变限速地混合交通流状态;基于实验模拟,得到了不同交通需求场景下合理的换道控制段长度,通过对瓶颈上游车流进行预先换道提醒,缓解因强制换道引发的通行能力下降现象,进而提高可变限速控制的效果,同时利用可变限速对高交通需求下的流量进行调控,为换道控制段内车辆能够完成预先换道提供保障;构建了连续瓶颈下协同控制框架,并以最小化总行程时间和速度差为目标,优化连续瓶颈的交通运行性能;分析了3种CAVs渗透率对协同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控制和可变限速控制,在协同控制下总行程时间分别降低了54.76%和33.05%,总速度差分别减少了86.84%和29.58%。此外,CAVs对协同控制性能和道路运行状况有着积极作用。当CAVs渗透率为0.5时最...  相似文献   
370.
天津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的设计特点,从车辆运行环境及基本参数、车体及内部装饰、电气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及采暖系统等几方面对整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