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为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网络化成为其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相结合的高效以太网远程监测方案,即选用FPGA做前端处理端口,借助ARM进行数据后续处理和网络通信处理。本监控系统采用无操作系统下LwIP的TCP协议建立高效可靠的数据链接,现场测试高压强电流晶闸管ABB出厂的5STP52U5200的导电极温度以及管壳温度,通过网络观察上位机的输出结果,验证了所研究的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的之间的通信功能,实现了上位机对远程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372.
自适应灯光控制系统主要使用自适应灯光控制技术,并通过有效、可靠地检测环境光照强度.根据光照强度控制输出10级亮度控制信号,实时调节信号灯的亮度,从而保证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色,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373.
山区公路悬索桥隧道锚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公路悬索桥采用隧道锚能较好地利用锚址区的地质条件,工程量相对重力锚小,性价比高、对周边环境扰动小。隧道锚设计规范、准则未成体系,设计参数不确定及山区隧道锚设计的特殊性是设计中的难点。隧道锚尺寸设计分为锚体截面设计和锚体长度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隧道锚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7.5倍设计缆力作用下,岩体位移、应力均在可控范围内,岩体塑性变形范围有限,隧道锚处于稳定、安全受力状态;隧道锚设计方案安全系数大于6,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74.
黄东  韩金豹  李方元 《上海公路》2010,(3):35-37,50
针对目前城市高架桥梁宽度的增加和考虑景观因素而采用的曲线型桥墩结构的受力特点,开展了其相应的受力构件分析,得出相应的受弯梁与受拉杆的受力模式的区别,指导相应的结构设计中对构件截面选取和受力计算的简化,从而保证结构安全、耐久和经济。  相似文献   
375.
[目的]为了确保某舰船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可靠、安全以及健康地运行,对数据采集与可视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采用基于VxWorks的Tilcon图形可视化软件进行界面设计,通过UDP通信方案,研究网络架构中的可视化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结果]经过工程验证,该方法可解决VxWorks操作系统中可视化系统的实时性与稳定性匹配问题,减少了界面开发的周期,增加了可视化系统的可维护性。[结论]该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舰船能量管理的可视化系统,是比较理想的图形界面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6.
为实现车辆稳态转向的理想状态,建立更真实的预瞄-跟踪行为,提出了2种基于稳态转向的路程预瞄转向模型,假设车辆处于稳态转向状态,预测车辆的行驶轨迹,基于预测轨迹的侧向误差最小原则,分别建立了将单点预瞄转化为路程预瞄的理想转向模型和修正转向模型。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2种转向模型均具有较好的路径跟踪精度、适应性和转向平顺性。  相似文献   
377.
为提升某乘用车型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的碰撞吸能性,搭建了适用于LS-DYNA求解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达朗贝尔动力学原理推导了碰撞加速度计算公式,分别从金属支架结构形式、内饰造型以及内饰零件刚度角度进行碰撞加速度优化。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碰撞加速度明显降低,吸能性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78.
天津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的设计特点,从车辆运行环境及基本参数、车体及内部装饰、电气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及采暖系统等几方面对整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79.
北京地铁2号线超速防护设备(ATP)的本地时钟一直依靠人员进行设定,导致各列车之间时间不统一且误差很大,对行车调度、故障诊断等方面有很大影响.为此,开发基于无线通信的地车校时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标准时间,自动为车载设备提供精确的统一时间,实现地铁列车时钟的协调一致,提高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0.
为缓解高速公路连续瓶颈区车辆强制换道造成的通行能力下降的问题,减轻瓶颈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出了面向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s)与普通车辆混行情况的高速公路连续瓶颈可变限速与换道协同控制策略。对传统的细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预测考虑了可变限速地混合交通流状态;基于实验模拟,得到了不同交通需求场景下合理的换道控制段长度,通过对瓶颈上游车流进行预先换道提醒,缓解因强制换道引发的通行能力下降现象,进而提高可变限速控制的效果,同时利用可变限速对高交通需求下的流量进行调控,为换道控制段内车辆能够完成预先换道提供保障;构建了连续瓶颈下协同控制框架,并以最小化总行程时间和速度差为目标,优化连续瓶颈的交通运行性能;分析了3种CAVs渗透率对协同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控制和可变限速控制,在协同控制下总行程时间分别降低了54.76%和33.05%,总速度差分别减少了86.84%和29.58%。此外,CAVs对协同控制性能和道路运行状况有着积极作用。当CAVs渗透率为0.5时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