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69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土工格栅对加宽路堤边坡稳定性能影响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路堤进行加宽改造时,多采用土工格栅以增强路堤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强度折减系数法,从加筋刚度、加筋长度、加筋布置方式、筋土界面作用四个方面考虑,有助于有效地分析土工格栅对路堤加宽各阶段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通过工程实例,依据规范对开敞式码头泊位长度进行计算分析,考虑工程区域实际风浪掩护条件,适当突破规范计算值下限,缩短泊位长度以节省工程投资,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3.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针对顶管结构荷载分布模式的认识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对比分析了分析了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规范中顶管荷载的计算,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顶管荷载分布模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顶管结构受力具有典型的时空效应;在稳定的地层中,顶管荷载主要来源于结构自重;在不稳定地层中,顶管上部荷载来源于结构自重和地层压力;施工期间顶管在长度方向上荷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一般的地层,沿长度方向上的荷载呈前小后大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84.
城市道路下穿过境高速公路工程对保通及地表沉降的要求高,且施工工法复杂,下穿节点往往成为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目前,针对该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尚处于经验累积阶段,需要更多实施案例和理论的支撑。以南京市顺天大街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为例,通过经验借鉴、工法比选、数值计算等手段开展了超浅埋斜交条件下浅埋暗挖法和管幕法的适用性探讨,确立了浅埋暗挖法作为本项目的推荐方案,并就施工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结构快速化施工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盾构隧道直径的增加,双层车道结构在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盾构隧道内部结构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空间狭小,施工组织困难,施工速度慢.通过对现有隧道快速化施工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预制化结构设计加快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施工速度的设计技术.结合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盾构隧道双层行车道结构设计,通过对上层车道结构预制化方法的研究,首次提出“预制车道板+梁板节点后浇”和“预制车道板+支座”两类上层行车道预制结构方案,并对预制车道板预制宽度、拼接做法等设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施工分析表明预制结构速度在施工速度、施工组织灵活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浇结构施工.  相似文献   
86.
对铁路企业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填报材料容易出现的填写不准确、材料不规整、材料无证据、材料无效力等情况,通过举例说明解读职评相关政策,分析出现原因,对申报人员和单位人事部门人员整理职称材料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其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以解决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等问题。根据《港口法》《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港口水域规划方案是港口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道、锚地等基础设施空间利用方案。针对目前港口水域规划方案制定缺少明晰编制思路和技术方法的问题,以北部湾港为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开展船舶通航密度分析,提出一种以航路+航道为骨架、因地制宜地选划锚地、合理协调解决各类涉海规划间矛盾冲突的港口水域规划研究方法,对于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海上交通安全、港口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城市交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重的双重约束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因其占用道路资源少、节能低碳的优点"应运而生",并被赋予更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以人为本发展原则等。然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对人们的贡献远不止这些,研究表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还可降低出行者患某些非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运动量、加强身体健康。因此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不仅绿色环保,更加健康时尚。通过收集、整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改善出行者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呼唤城市交通出行者、管理者、决策者从健康的角度重新认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最后,从规划设计、政策鼓励和理念宣传方面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9.
周成成  黄俊 《水运工程》2014,(11):77-82
界牌河段为顺直展宽分汊型河段,河道内洲滩较多,主流及滩槽形态极不稳定,是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虽然下段分汊的格局得到维持,过渡段的摆动范围得到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实施时过渡段位置偏下,滩槽并未得到完全控制,上段的滩槽变化仍然较为剧烈,主流不稳定,为抓住控制过渡段位置的有利时机,二期工程对新淤洲前沿的过渡段低滩进行守护。主要分析二期工程实施后过渡段航槽的变化,并对过渡段航槽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0.
黄俊  马一 《水运工程》2014,(11):97-100
马家嘴水道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沙市河段的治理采取"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从2002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了3期航道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通过对工程前后的河势、航道等条件的对比分析,总结该水道航道整治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