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1 435/1 000 mm轨距变换、电机体悬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车的动力学模型;重点计算在2种轨距线路上动车采用不同的轮轨匹配关系、不同磨耗状态下的运行稳定性分岔特性,并计算了轨距、轮轨游间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车辆运行垂向和横向平稳性以及在不同曲线工况条件下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结合相关动力学标准对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评定,并对造成各项动力学指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电机体悬式变轨距转向架动车的12个悬挂参数为因子,以车辆蛇行失稳速度、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5个动力学指标为响应,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动车主要的悬挂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所设计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车在2种轨距线路上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1 000 mm轨距上运行的稳定性优于1 435 mm轨距情况,但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劣于1 435 mm轨距情况;优化后的悬挂参数可以兼顾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在2种轨距线路运行上所有计算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2.
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高速电动车组自动联挂与解联控制。介绍了动车组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研究,最终通过试验模拟调试以及装车试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援坦赞铁路棚车的结构特点、技术参数、相关计算及试验。  相似文献   
34.
论述采用CNC交流伺服驱动控制及高精度机械传动零部件组成的多自由度伺服螺旋传动系统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影响机构位置精度与运动精度的主要因素并特别指出了系统调整不当导致的误差影响和应当补偿的误差,其实验结果对系统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文章对高速列车1 435/1 520 mm变轨距转向架轮轴滑动轴承的接触特性和参数优化展开研究,按照GB/T 5371—2004确定了“车轮-滑动轴承”“滑移衬套-车轴”配合的过盈量大小。基于Hypermesh与ANSYS联合仿真,确定了滑动轴承与滑移衬套的材料、优化后的滑动轴承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滑动轴承材料采用45钢,滑移衬套材料采用“聚酰胺-酰亚胺”(PAI)能有效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压力;随着滑动轴承斜面倾角的增大,“车轮-滑动轴承”平均接触压力呈近似线性增加,“滑动轴承-滑移衬套”最大接触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对“车轮-滑动轴承”接触部分a点和c点进行倒圆处理,能有效缓解因结构几何形状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车轴受径向载荷弯曲变形时,会对滑动轴承产生绕x轴的偏转力矩,对滑动轴承b点位置进行倒圆处理能有效改善“滑动轴承-滑移衬套”接触状态。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自成渝高等公路建成通车后,成渝铁路客运量急剧减少的形势;提出了为提高同高速公路竞争的能力,必须大幅度提高铁路旅客列车的运动速度,同时保证乘坐舒适度不致恶化,在既有线路条件下,开行摆式列车是一种有效措施;介绍了国外摆式列车的应用情况,并对成渝铁路开行摆式列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37.
高速动力车基础制动装置设计及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制动装置是高速动力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文介绍了我国首台高速动力车基础制动装置的设计及制动距离的理论计算。计算表明基础制动装置的设计满足制动距离的设计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讨论在SIMPACK后处理中常用的4种滤波方法,并以计算曲线工况下的动力学指标为例,采用图形对比的方式,将使用4种滤波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与未进行后处理的波形图进行图形对比,较为直观地选出了比较吻合实际结果的滤波方法。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第99.75百分位数的结果更为可靠。研究可为今后使用SIMPACK软件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分析时对滤波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