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171篇
综合类   255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154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2万t重载列车的操纵技术在短期内还没有形成一种特定有效的操纵理论,因此对"和谐号"机车的使用与维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今后重载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列车在特定的长大下坡道上进行制动操纵分析,总结出提高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线路的通过能力问题的一套方法。  相似文献   
662.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长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现存的地质地貌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部分多年冻土区的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冻土厚度较薄,热稳定性较差,冻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上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研究和掌握多年冻土环境变化对工程结构稳定性影响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气候变化情况和气候影响下的冻土发展趋势,为青藏铁路制定工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通过对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来看,青藏铁路长期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作为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稳定性评价的依据;(2)利用长期监测系统对多年冻土路基地段进行了多年连续监测,发现了出现较大沉降变形冻土路基的环境特征以及沉降机理、据此拟定出着眼维持路基状态、改善路基系统水热条件、缓解人为上限下降、减缓路基沉降速率的工程补强措施;(3)通过长期监测系统对桥梁、涵洞断面的监测和分析,认为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目前整体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63.
基于有限元计算的公路岩土边坡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有限元计算与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建立一种既考虑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又能反映岩土边坡应力分布规律的边坡稳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664.
先进、可靠的安检设备是地铁安检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从寿命状态条件、健康状态条件以及技术性能条件3个方面,归纳总结现有的安检设备更新改造标准,并针对北京地铁2008年投入使用的安检设备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该批安检设备的更新改造需求。根据相关行业安检设备使用寿命标准,该批安检设备的使用时间已到更新改造年限。通过分析该批安检设备的平均故障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停工时间等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该批安检设备的可靠性显著降低,其健康状态已难以满足地铁安检的高要求。此外,为满足北京市相关标准对安检设备的性能要求,该批安检设备亦存在技术升级改造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地铁相关管理部门应在近期对该批安检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确保北京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质量,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65.
“人”字形微型桩体系内力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工程上一般将顶部连接的微型桩抗滑结构体系简化为单桩受推力作用模型,以计算荷载在滑面处产生的内力,没有将其按照体系结构考虑。本文将"人"字形微型桩体系滑面以上部分分别简化为独立单桩模型、顶部铰接刚架结构模型和顶部固定连接刚架结构模型,在滑坡推力为矩形分布条件下,推导滑面处内力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论:(1)简化为独立单桩模型的计算公式同刚架结构模型计算公式比较,存在较大差异;(2)按照刚架结构模型计算,滑面处弯矩和剪力均显著减小,轴向力增大,表明简化模型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微型桩体系内力计算,该简化模型计算结果对微型桩体系的桩体抗拔力考虑不足,计算也表明刚架结构的顶部连接方式对计算结果影响相对较小;(3)本研究成果可供类似抗滑结构体系设计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6.
以C70车体为研究对象,实测得到车体载荷数据和疲劳关键部位的应力数据。对实测数据用于车体台架疲劳试验的载荷谱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车体载荷和应力同步响应关系编制疲劳试验载荷谱的方法。依据损伤等效原则,剔除了对车体损伤无贡献的小应力循环,简化浓缩了应力时间历程。利用载荷和应力测试的同步性,对实测载荷时间历程进行简化和浓缩,编制了适用于车体台架疲劳试验的载荷谱。结合累积损伤理论,对比分析了浓缩前后车体疲劳损伤,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7.
和谐号动车组运行速度高,对于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和谐号动车组设置了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备用制动3种模式.介绍分析上述3个制动模式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匹配关系,以及各种情况下制动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668.
安晓波 《铁道车辆》2008,46(3):33-36
对120 km/h提速货车运用试验的红外线热轴探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提速货车轴温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适应提速货车热轴预报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669.
对于简单图G的正常边染色f,若对于u,v∈V(G),有C(u)≠C(v),称f是图G的点可区别边染色,(其中C(u)={f(uv)|uv∈E(G)}).若满足|Ei|-|Ej|≤1(i,j=1,2,…,k),(其中e∈Ei,f(e)=i(i=1,2,...,k)),则称f是图G的点可区别均匀边染色.本文讨论了扇和轮的倍图的点可区别均匀边染色.  相似文献   
670.
对现有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阶混合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新模型重点研究了混合交通中的干扰项,用粘性项来计算交通阻力,然后对建立的交通流动力模型在特征根问题(车流应是各向异性)、负速度问题(车流倒退)和线性稳定性(主要指高密度下的车流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高阶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有效解决了困扰大多数高阶非平衡连续流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而且新模型充分考虑了混合车流中不同车型比例车辆间的粘性阻力,相比较其他模型更能准确反映非纯小车流情况下的交通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