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1篇 |
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46篇 |
综合类 | 436篇 |
水路运输 | 309篇 |
铁路运输 | 194篇 |
综合运输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01.
适用于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建筑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结构安全是保证其价值存在的重要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重大或复杂结构,以辅助对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文中分析了适用于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架、基本技术及国内外应用情况.通过在某藏式古建筑上的监测试验,验证了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对其在遗产建筑上应用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2.
如何在复杂背景图像中确定圆的存在,并将其准确定位,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大量圆定位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圆形性特征在复杂背景图像中进行圆检测的新算法.经实验证明,此算法实现了复杂背景图像中圆形炮管的自动定位与分割,对于发生形变的图像,此算法仍具有较好的位移、旋转和伸缩不变性,可应用于工程中的圆检测. 相似文献
303.
随着电力机车牵引电流不断增大,钢轨电位过高成为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直供方式下钢轨电位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得出了钢轨上电位和电流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主要参数对钢轨电位分布的影响;考虑机车本身的影响,引入了机车系数来修正钢轨电位峰值.最后给出了在通常情况下钢轨电位计算值和实际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04.
为研究采用灌浆波纹管连接的装配式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在抗震性能方面的差异,探究地震作用下预制拼装双柱桥墩的力学性能,分析节点的破坏机理,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灌浆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装配式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的位移滞回曲线,并通过对试件进行位移延性分析、耗能能力分析及残余位移分析,对比研究灌浆波纹管连接装配式桥墩与现浇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灌浆波纹管试件与整体现浇试件的试验现象基本一致,装配式试件较整体现浇试件最大承载力降低6.7%;②二者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误差均不超过10%,二者屈服位移相同但装配式试件较现浇试件的极限位移降低3%,灌浆波纹管试件的延性系数小于整体现浇试件;③两试件最大残余位移均在55 mm左右,但在相同滞回位移下,灌浆波纹管试件残余位移的产生速率大于现浇试件;④通过积分法对二者耗能能力进行比较,当滞回位移达到80 mm时二者耗能差值最大,为10.87 kN·m,达到最大位移时灌浆波纹管试件比现浇试件总的耗能能力小10%左右。可见在同样的设计参数情况下,保证装配式桥墩拼装接头的强度可靠性,基本能够达到现浇桥墩所要求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305.
为了克服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技术在长距离定位服务和全域范围服务中存在频繁换站,以及严重依赖互联网通讯的不足,利用现有RTK (real-time kinematic)设备兼容互联网模式和电台模式的基本条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将空间误差梯度信息附加在差分服务数据中,并结合互联网、共生调频数字广播和特高频无线电广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面向全域范围的差分数据播发;同时,给出了传统虚拟基准站有效服务距离的计算模型. 实测结果显示:设定空间误差修正质量对流动站坐标各方向精度影响小于1 cm2的情况下,中纬度平原地区虚拟单基站网络站间距或者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的换站距离可以达到5 km;利用单个功率低于2 W的信号终端实现了27 km的远距离数据播发,突破了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需要数据交互且单个虚拟基准站有效服务距离只有几公里的限制,可满足包含数十公里通讯盲区的全域高精度定位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06.
针对具有完全偏好序信息的物流服务供需多对多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物流服务供需匹配主体整体满意度和个体满意度均衡性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考虑双方个体的匹配均衡性,构建了物流服务供需多对多双边匹配两阶段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获得双边匹配的Pareto解集;最后,以某地区物流服务外包为例,在不考虑个体... 相似文献
307.
为了实现岩体结构面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的便捷化精准取值,准确分析结构面变形行为特征,以关山隧道闪长岩结构面为例,对结构面形貌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结构面试样,开展单轴压缩与各向异性直剪试验,提出了各向异性新形貌参数,建立了结构面切向刚度与法向刚度计算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形貌参数综合考虑了结构面起伏体上坡段的爬坡角与爬坡高度,有利于反映结构面形貌的各向异性特征,并且同一方向上结构面剖面线的形貌参数服从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在物理模型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形貌参数、结构面壁面强度和法向应力构建的结构面切向刚度计算新模型,不仅降低了计算参数的获取难度,还可以更好地体现结构面切向变形能力的各向异性;改进的双曲函数法向刚度计算模型考虑了结构面初始法向刚度和最大法向闭合量与结构面壁面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避免了复杂的力学测试,简化了法向刚度的获取过程;通过与经典计算模型和力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新模型计算的刚度更为接近试验值,其中切向刚度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9%~27.88%,法向刚度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5%~17.25%,表明结构面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计算新模型可以更准确和便捷地获取结构面变形参数。 相似文献
308.
309.
基于多智能体博弈的路径选择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代表了交通分配中路网管理者与出行者两种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在综合考虑两者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动态交互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思想协调两者的利益冲突,建立了路网系统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的路径选择博弈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多智能体技术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Starlogo进行模拟。通过对无信息无博弈(随机)出行、用户最优出行、有信息有博弈出行以及系统最优出行等4种不同仿真方案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系统与出行个体之间协调的博弈模型性能满足了驾驶员出行需求,提高了路网整体效率,为建立实用的诱导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