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521篇
综合类   639篇
水路运输   492篇
铁路运输   246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As an army main battle equipment,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tank should have high firing accuracy and high first round hit probability during marching. The initial disturbance of the projectile is the premier factor that takes effect on the marching fire accuracy of the tank. And the marching fire accuracy of the tank depends on the launch dynamics behaviors of the tank. In this paper, the launch dynamics theory of a tank marching fire is studied, and its launch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for multibody system(MSTMM) and the automatic deduction theorem of overall transfer equations, the overall transfer equation and the overall transfer matrix of a tank multibody system are deduced; the launch dynamics equations of the tank marching fire are deduced,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tank system, the motion of projectile in barrel, the initial disturbance of the projectile and the vertical target dispersion are exactly simulated; meanwhile,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re verified by tests. This work provides both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imulation approaches for improving the marching fire accuracy of the tank.  相似文献   
72.
为更好分析港口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将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拆解,建立吞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外贸额的关系方程。同时,将吞吐量拆分为主要货类,建立煤炭吞吐量与火电发电量、原油吞吐量与原油加工量、铁矿石吞吐量与生铁产量、集装箱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等关系方程。组合应用回归分析、弹性系数等预测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72亿、29亿、8.3亿、22亿t和3.2亿TEU。预测结论为全国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船体分段拼板图设计是船舶建造生产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绘制,效率较低。基于Tribon的GEN文件对分段拼板图自动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通过提取拼板图设计必需的图形信息并进行自动区域划分和定义,确定各类型数据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标注尺寸的自动计算方法,实现分段拼板图的自动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拼板图设计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拼板图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4.
立足于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最新形势,分析当前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面临的宏观环境。提出码头评估能力的概念,客观分析港口吞吐量统计数据的构成,就沿海港口评估能力与运输需求的总体适应性、分区域适应性、发展结构适应性以及与产业布局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问题及建议,展望港口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5.
以大断面水下铁路盾构隧道-狮子洋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并结合管片接头原型抗弯试验,研究环向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并运用梁-弹簧模型进行接头抗弯刚度对整环管片结构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取值范围为50~700MN·m·rad-1,在相同轴力条件下,接头抗弯刚度会随接头弯矩的增加降低1个数量级左右;在相同接头弯矩条件下,接头抗弯刚度随轴力的增加而增大;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轴力分布的影响微弱,对管片弯矩的影响显著;随接头抗弯刚度的增大,整环管片的弯矩分布趋于均匀;在抗弯刚度取值范围内,极值弯矩相差最大达80%左右,极值轴力最大减小5%左右,变形最大减小20%左右;基于接头抗弯刚度-弯矩-轴力的非线性关系改进的梁-弹簧模型,更能体现接头对整环管片受力的影响,也更适用于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内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76.
通过在隧道施工中采用预应力锚索加临时支撑及配合围岩量测观察初支稳定性的办法,安全通过隧道偏压溶腔,为类似施工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轨道车辆快速加工设计系统开发方案及实际应用情况.该系统是通过重点分析轨道车辆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和加工特点,遵循参数化设计理念,在Pro/ENGINEER软件基础上通过二次程序开发建立起来的.轨道车辆快速加工设计系统实现了零部件三维模型加工特征的快速设计,有效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8.
包瑞  傅根保 《江苏船舶》2007,24(2):14-15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结构防火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根据SOLAS公约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船舶防火结构的施工检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智能电动车在弯曲道路场景下进行避障规划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曲线坐标系的方法, 利用5次贝塞尔曲线对弯曲道路场景中的车道线进行逼近得到参考路径, 通过对参考路径进行弧长参数化, 以弧长为横坐标, 横向偏移为纵坐标的方法建立曲线坐标系, 根据车辆和子目标点在曲线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采用3次多项式实时生成候选路径, 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候选路径进行优化; 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以某智能电动车为平台, 利用单目相机、64线激光雷达、工控机等设备搭建试验车, 通过Apollo平台对车辆在弯曲道路场景中的避障算法进行在线仿真, 在园区实车试验中对避障算法进行了GPS位置误差和航向角累计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曲线坐标系中进行车辆弯曲道路场景下的避障路径规划, 能有效地描述规划路径曲率半径、车辆中心位置偏移车道线距离等信息, 容易确定自身车辆的可行驶区域、前方障碍物位置信息, 从而生成最优路径; 在园区场景的避障过程中, GPS位置误差发生在初始点、转弯点以及避障点, 最大误差为0.15 m, 航向角累计误差为12°, 突然增大的弯道位置误差主要由车辆姿态瞬时改变及障碍物匹配过程引起, 但是误差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利用曲线坐标系解决弯曲道路场景中的避障路径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编制规划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现有国家行业 标准的梳理与实地调研,首先运用灰色关联的TOPSIS 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分类,得到初步修 编计划;再通过贝叶斯判别法建立预测模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进行分析,得到判别函数 的影响因子及其系数,构建广义的公路工程地方标准编制时序判别模型;最后,以山西省公路桥 梁现状为例,统计其近年来由超限引起的桥梁事故,并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当地《桥梁承载能力设 计细则》修编计划中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项标准的修编计划为“近期”,从而验证了模 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