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9篇
  免费   273篇
公路运输   1546篇
综合类   1593篇
水路运输   1564篇
铁路运输   891篇
综合运输   1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flow-induced vibration of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is a very common problem in marine environments such as undersea pipelines, offshore risers, and cables. In this study,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an elastically mounted cylinder at a low Reynolds number is simulated by a transient couple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numerical model. Considering VIV with low damping ratio, the response,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vortex shedding modes of the cylinder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e universal rule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ratio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frequency ratio α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t decides the locked-in, beat, and phase-switch phenomena of the cylinder, meanwhile, it also influence the vortex mode of the cylinder. The trajectory of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2 DOF) case at different natural frequency ratios is discussed, with most trajectories having a “figure of 8” shape and a few having a “crescent” shape.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obtain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Using the 2 DOF cylinder model in place of the 1 DOF model presents several advantages in simulating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capacity to model the crosswise vibration generated by in-line vibration.  相似文献   
102.
对比某一热硫化肢黏剂与现用肢黏剂在不同胶料、不同硫化体系、不同基体材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及不同受力方式下的粘接性能,为公司储备胶黏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现代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高效、低造价、高品质等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尚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没有标准或规范予以指导,规划及设计体系不完善,有些已建项目已呈现问题。文章结合上海松江区规划背景及交通特征,阐述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的布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适应性,为即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及建设的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基于RP(Revealed Preference)和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数据,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对高铁旅客进行细分,得到旅客对平行车次不同服务属性,如列车运行时间、发车时段和舒适度的偏好程度,并对其进行量化;引入收益管理,以多列车整体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平行车次动态差别定价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京沪高铁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固定票价进行客票销售相比,所提方案能够适应高峰期和平峰期不同客流特点,提高铁路客票总收益,为高铁平行车次灵活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艰险山区环境恶劣、地质复杂,使得铁路桥隧工程施工技术难度高、施工周期长,导致技术接口多、管理难度大.为实现对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出一种基于变权-靶心贴近度的艰险山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利用WSR系统方法对技术接口问题进行分析,构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变权综合模型为指标赋权.运用靶心贴近度模型确定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成熟度.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与安拉隧道为例,用该模型评估其技术接口管理成熟度等级,并借助雷达图直观反映技术接口管理水平.通过本文研究为艰险山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6.
高铁站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更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形象门户。 而在城市高铁站前广场建设中, 景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直接影响着高铁车站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观感。 文章从多个设计思路着手, 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便有效提升高铁站建设工作开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7.
某型汽轮机的超速保护装置采用脱扣结构,文章针对该汽轮机的超速脱扣结构进行分析,总结此种超速脱扣装置的装配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利于该型汽轮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8.
"育德"轮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集美大学设计的用于航海专业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兼顾货物运输的教学实习船。该船是目前世界吨位最大的教学实习船,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该船还具有安全性高、绿色环保和经济性优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电动船舶中电力系统的谐波抑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电动船舶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谐波特点;其次,针对船舶推动电力系统中的整流器对谐波产生的影响,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对其进行改进,抑制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由于高次谐波成分并没被滤除干净,因而在供电网侧与PWM整流器之间增加了L型滤波器对剩余谐波进行滤除。最后,利用Simulink仿真器对本文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实算法对谐波滤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 method to determination of in-situ dynamic strain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Firstly, an integrative software is programmed based on the DIC algorithms and point-wise least-squares fitting technique. Then, simulated speckle images are generated to study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of this software.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procedures for measuring in-situ dynamic strain through both DIC and strain gauge are proposed. The DIC results are close to those measured by strain gauge. This fact reveals that DIC i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ool for in-situ dynamic strain measurement. Finally, the full-field in-situ dynamic strain of another specimen is measured by DIC, an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the strain in the measurement area is clearly sh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