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230篇
综合类   216篇
水路运输   185篇
铁路运输   137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凸轮发动机配气相位联合仿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遗传算法智能优化程序,结合发动机工作过程一维数值模拟技术,在满负荷工况以动力性为优化目标,部分负荷工况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对应用电磁驱动气门的发动机配气相位进行了联合仿真优化.初步探讨了在中低转速工况发动机单/双进气门工作模式的转换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联合仿真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发动机配气...  相似文献   
782.
假定箱梁的纵向位移沿横截面满足余弦函数分布,考虑荷载沿横向的作用位置的影响,采用广义变分原理推导出了等截面梯形箱梁发生对称挠曲时的剪力滞效应表达式,并与三次抛物线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计算假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83.
针对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振过电压问题,通过分析其谐波特性,综合考虑线路集肤效应及分布参数的特性,研究由接触网、馈线、钢轨回路(包括大地)、回流导线以及牵引变电所至接触网的馈电线等构成的牵引网的参数计算方法,建立牵引网线路等效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牵引网线路参数;采用模态分析方法解耦牵引网与电力机车的耦合关系,确定基于车网耦合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谐振次数、电压波形、影响范围等数据以及所引起的牵引网过电压机理;通过EMTP-ATP软件建立基于AT供电方式与CRH2型动车组的车网耦合仿真模型,得到牵引网网压状态.通过与实测的机车负荷、谐波电流等数据对比可知,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4.
针对未来大秦线运量增加和呼和浩特铁路局煤炭装车点现状,建立万吨煤炭装车点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呼和浩特铁路局现有煤炭战略装车点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择适宜改造的煤炭装车点。  相似文献   
785.
为科学研判公路网建设的饱和规模,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公路网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公路网发展总体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公路网规模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国土面积、人口、GDP的公路网饱和规模无常数项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公路网饱和规模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路网饱和规模及国土面积、人口...  相似文献   
786.
以低速肥大型船的线型优化为研究对象,针对部分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近似模型方法应用于船型优化工作,以使用有限数量的高精度CFD计算结果建立的近似模型来代替优化过程中复杂耗时的CFD数值计算,利用团队开发的船舶水动力性能多学科综合优化平台完成载重46 000t油船的线型优化,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87.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CFRP)薄壁圆管在准静态轴向压溃过程的压溃失效形式和吸能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宏观断裂力学理论基础的本构模型。通过对比试验和仿真结果,发现比吸能和平均力误差均小于1%,这验证了宏观断裂力学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在汽车前纵梁吸能部件中的应用,从耐撞性能和轻量化角度出发,对比了CFRP前纵梁和钢质前纵梁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前纵梁结构件中,CFRP前纵梁的能量吸收能力要大于钢质前纵梁的能量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788.
为了明确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智能内河航运的作用机理,基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发展现状和通信环境特殊性,搭建了4G和5G临时无线通信网络,分别对以长江武汉段为例的典型内河通信场景开展了实际信道测量活动,以探寻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特性的影响因素;利用高精度无线信道测量仪采集了信道传输函数、信号接收强度、时延等信道参数;基于无线传播理论和抽头延迟线模型,提取了传输路径损耗、功率时延分布、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等典型无线信道特征;基于信道典型特征参数,预测了4G和5G无线传播信号在内河场景下的有效覆盖范围及信号传输速率,探究了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的多径来源和时延分布。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中,桥梁、岸边建筑、过往大型船舶等均为无线传播信号多径效应的主要来源;桥梁可以造成最大18.0 dB的衍射损耗,岸边建筑和过往船舶遮挡会分别造成25.0、10.6 dB的能量衰减;4G无线通信的最大测量速率为95.32 Mb·s-1,而5G通信测量速率最高可达0.72 Gb·s-1;大型过往船舶还会造成均方根时延扩展增大约754.94 ns。可见,根据内河通信特殊环境构建合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专网,可以更好地为智能航运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