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9篇
  免费   1447篇
公路运输   5510篇
综合类   5806篇
水路运输   5191篇
铁路运输   3081篇
综合运输   56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779篇
  2021年   954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716篇
  2014年   935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443篇
  2011年   1610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492篇
  2007年   1512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170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为给客运专线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提供理论参考,在分析高速铁路道岔与区间过渡段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车辆—过渡段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和求解方法,分析了刚度差、行车方向和速度等因素对高速道岔与区间过渡段的动力响应影响。结果表明:过渡段刚度差在30 kN/mm内,动车组和轨道的动力响应随刚度差的增大而大幅加剧;动车组从低刚度向高刚度运行时的动力响应较反向运行更为剧烈;各项动力响应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22.
为了探讨压实度对高填方路基自身沉降的影响,采用适于岩土材料的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对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平面应变分析,模拟了不同压实度对高填方路基自身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基的自身沉降随压实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严格控制压实标准,可有效减少高填方路基的自身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223.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特点,通过建立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计算了道岔直侧股、道床捣固前后、岔区与区间线路的道床纵向阻力.计算得到12号道岔钢轨升温50℃时各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结果.分析表明:直侧股道床纵向阻力相差越大,直曲基本轨处限位器作用力大小相差越大;道床捣固不密实引起的道床纵向阻力减小,会显著增大道岔各部分受力和变形;岔区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相比区间线路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对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224.
为了明确单趾弹簧扣件弹簧的断裂原因,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单趾弹簧进行五种工况分析,得出其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安装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单趾弹簧正确安装要求,单趾弹簧插入端插入铁垫板插孔时不允许外露,插入长度应控制在72~76 mm,安装后的单趾弹簧中肢(平直段)与铁垫板形成线接触。  相似文献   
225.
客运专线铁路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梁轨共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简支梁桥梁轨共同作用计算模型,针对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各自的特点,通过无缝线路桥梁纵向力分析计算,系统研究了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对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常用跨度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合理取值,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6.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轨排稳定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轨排稳定的控制是最终实现轨道高平顺性的保证,在吸收德国先进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现场施工实践,对轨排的约束方法和稳定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7.
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梁板岔互作用原理,在考虑岔、板、桥和墩台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各种跨度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桥上的"岔—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可用于对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伸缩附加力、制动附加力、断轨力、梁轨相对位移及墩台纵向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分析;为便于计算,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计算平台,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计算软件,适用于各类型桥上道岔群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28.
宜万铁路鲁竹坝2号隧道“+960”溶洞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宜万铁路鲁竹坝2号隧道施工中遭遇纵向长250 m、横向宽60 m、高58 m的特大型半充填溶洞,根据溶洞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隧道工程修建技术特点,本着"宁强勿弱、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处理原则,在理论分析与工程类比的基础上对该溶洞采用了护墙支顶、加强隧道结构、桩基承台结构、隧底钢管桩注浆加固及混凝土回填等多种岩溶处理技术,工程实践取得的效果较好,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9.
基于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的原理,利用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货物模型、车辆模型、线路模型并实现仿真运行。根据超限货物等级判定原理及《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的相关规定,判定货物超限等级,确定货物运输条件,实现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从而达到提高超限货物运输效率与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0.
天津地铁6号线终点站折返线方案综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提高地铁终点站折返线的折返能力,文章以天津地铁6号线双港车辆段站的折返线方案为例,通过对天津地铁已建成和在建地铁终点站折返线的设置型式进行优缺点分析,经过技术方案比选和折返能力的计算,最终确定天津地铁6号线双港车辆段站折返线的设置型式。研究结论:终点站站后折返线的设置应根据规划地形条件,以工程难易程度、折返能力、运营灵活性、客运业务组织、运营灵活性、远期路网发展等因素为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合理的折返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