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396篇
综合类   509篇
水路运输   465篇
铁路运输   268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地铁隧道盾构进出洞冻结加固工程中,盾构机刀盘无法切割土体中钢制冻结管的难题,提出采用塑料管作为冻结管,以实现直接切割.为获得塑料管冻结时的冻结壁发展规律,采用实体物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将模拟计算数据与实体物理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冻结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VC(聚氯乙烯)管冻结时的冻结壁发展速度约为钢管冻结时的0.85倍;PVC管冻结时,管径与初始地温对冻结壁发展速度有一定影响,冻结壁发展速度随管径增大而线性增快,随初始地温上升而线性降低;PVC管冻结时,盐水温度对冻结壁发展速度影响较为明显,两者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盐水温度每降低5℃,冻结壁发展速度增快6.2 mm/d.  相似文献   
992.
为深入调查研究交通拥挤的形成机制和扩散规律,本文针对交通拥堵形成和消散的内因, 即驾驶人在拥挤状态下路径的研判调整行为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全方位视角场景的驾驶人主观 拥堵感知实验,通过采集驾驶人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和交通流参数,结合驾驶人的主观拥堵评分 和路径调整决策,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探究驾驶人个体特征和出行特征对路径调整决策的差异 性。基于二项Logistic建立主观拥堵状态下路径调整行为模型,进一步量化所选驾驶人个体特征 和出行特征对路径调整决策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驾驶人个体和出行特征因素不同导致 路径调整决策产生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性、老年人、低驾龄、出行次数少,以及弹性出行的人群更 青睐于保持原路径行驶;调整路径后增加的行驶距离占剩余行驶距离比例越大,保持原路径行驶 的可能性越大;熟悉周边路网的人群保持原路径的可能性是陌生人群的11.3%;区间车速每增加 1 km·h-1,驾驶人保持原路径行驶的可能性为之前的1.223倍。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锚杆嵌岩桩在码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从坞口基坑开挖到混凝土浇筑,金陵干船坞坞口部分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网联车辆与普通车辆构成的异质交通流,考虑网联车辆车对车(V2V)、车对基础设施(V2I)不同通信技术,研究复杂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对比不同通信技术下网联车辆与普通车辆构成的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基于V2V、V2V/V2I的网联车辆和普通车辆以不同比例混合时,进行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判别及稳定域解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理论解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2V/V2I的网联车辆比基于V2V的网联车辆混入对异质交通流稳定性改善效果更显著.基于V2V、V2V/V2I的网联车辆同时汇入普通车辆交通流的情况下,当基于V2V的网联车辆比例较低时,不会明显提高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而基于 V2V/V2I的网联车辆即使在低比例时,也会显著改善交通流稳定性;且基于V2V网联车辆比例较低时,平衡态临界速度值随着基于V2V/V2I网联车辆的比例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996.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沥青混凝土道路的前期施工准备,详细介绍道路施工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不同进口方向的多辆应急车辆在同一时段内通过同一信号交叉口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引入了相位智能体和管理智能体,同时采用模糊推理理论实现各类智能体的内在逻辑,以及模块之间的协调机制.基于Starlogo多智能体仿真软件,针对特定十字交叉口的多应急车辆优先信号协调控制案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能实现应急车辆在交叉口时间通行权上的优先,同时能够减少应急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干扰,对于提高城市范围内的紧急救援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传统的交通网络最小费用流分配是针对单一品种,但在实际的交通运输应用中,交通网络中往往会出现多品种流的运送情况,而且也有可能对某些品种的运送路径进行限制.首先针对交通网络中的多品种流及其流动现象进行分析,借鉴Ford-Fulkerson算法中构造伴随增流网络的思路,建立了多品种流交通网络图的顺推重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有运送路径限制的多品种流交通网络最小费用流算法.在交通运输领域,多品种流最小费用流问题普遍存在,此算法为解决实际交通网络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耐湿热老化性能是结构胶,尤其是桥梁加固用结构胶的重要性能之一。采用两种快速老化试验(80℃水浸7 d和90℃水浸3 d、5 d、7 d),考察了两种类型的固化剂对环氧结构胶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分别掺入增韧剂和偶联剂对两类固化剂制备的环氧结构胶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0℃水浸7 d后,固化剂为聚酰胺类时,不掺助剂的强度保持率为76.91%,掺增韧剂的强度保持率提高了1.27%,掺偶联剂的强度保持率提高了3.28%;固化剂为脂环胺类时,不掺助剂的强度保持率为132.16%,而掺增韧剂的强度保持率降低了6.25%,掺偶联剂的强度保持率降低了13.68%。  相似文献   
1000.
破碎砾石作为一种石灰岩石料的替代品,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基层施工中。通过对水泥稳定破碎砾石试验段各项指标测定情况与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的对比,探讨了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在公路基层中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应用前景,有助于破碎砾石在高等级路面基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