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8篇
  免费   159篇
公路运输   597篇
综合类   730篇
水路运输   594篇
铁路运输   367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51.
介绍了某轻型防护越野车防弹方案的设计与验证。首先通过数据对比选择了A型钢作为本车的基础防弹材料,再经过计算、实弹验证、工艺验证等手段掌握了A型钢的防弹性能和工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车的防弹方案设计。在本文中,以该车正前面部分的防护方案为主体结合车体的轻量化思路,着重介绍了防弹板复合设计、倾角结构效应设计、相应试验验证等内容,最后还针对防弹钢板焊缝处防弹性能下降的现象,介绍了多种相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2.
基于传热学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温度荷载作用下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横向裂缝间距、AC层厚度及模量、CRC板厚度及模量、配筋率等路面结构参数对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构表明,温度荷载下横向应力接近主应力,应予以重点考虑。路面板宽度、厚度及温度梯度与板内最大主应力关系密切,配筋率、粘结刚度系数对纵向拉应力影响也较大。研究结果可为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溶洞分布部位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隧道的稳定性与岩溶的分布部位有关。定量分析不同分布部位的溶洞对隧道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分布规律及主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来确定对隧道稳定性最不利的溶洞分布部位。以宜万铁路某岩溶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周边无溶洞、溶洞位于隧道侧部、溶洞位于隧道顶部和溶洞位于隧道底部4种工况下隧道的稳定性状况,得出对隧道稳定性最不利的溶洞位置是隧道侧部。  相似文献   
154.
颜色的和谐均一是汽车产品特别是乘用车外观的主要特性之一,色差则是油漆的一种缺陷。目前,国内汽车业对于色差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将介绍两大主流色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分析色差产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外观色差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5.
云岭隧道进口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在选线过程中应尽量远离滑坡体,但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避免。同时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滑坡体处洞口施工的困难问题之一。以云岭隧道进口处大型滑坡体为背景,在不对滑坡体进行全面加固的前提下,采取经济适当的辅助措施,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了滑坡体处的隧道进洞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56.
针对发动机的故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利用信号能量在小波包空间的分布特性,采用基于能量的自适应去噪方法,提取反映故障的特征向量,并基于SVM理论构建了针对发动机的多故障分类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故障分类与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7.
针对不连续采样时的车用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问题,基于摩擦磨损原理和摩擦副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比例特征的发动机磨损状态模糊优选诊断方法,建立了发动机磨损变化的比例模型,研究了摩擦副主要磨损元素之间在磨损过程中的比例关系,运用模糊优选理论实现了发动机磨损状态的诊断。通过典型磨损状态的油样光谱分析数据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车用发动机在不连续采样情况下的磨损故障诊断难题。  相似文献   
158.
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效应及防落梁措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效应及防落梁措施方面的一些近期进展。在介绍了接触碰撞问题的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地震作用下相邻桥梁结构间碰撞效应的理论以及试验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针对地震中桥梁上部结构发生落梁的问题,介绍了减轻相邻梁体间碰撞的措施、桥梁伸缩缝处的支承宽度、纵向限位器的设计方法、横向抗震挡块的设计方法等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各国抗震设计规范对桥梁伸缩缝处支承宽度的规定,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欠缺。  相似文献   
159.
在对江阴大桥结构受力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监测思想、测点布置、测试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江阴大桥原安全监测系统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项目选择、传感器布设、网络结构、监测设备的选用、数据采集与监测运行模式、数据存储模式、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对江阴大桥原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江阴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需求,为升级改造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为探索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自行研制了地场温度现场测试系统,并开发了湿喷桩大型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喷桩桩长范围内地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16m范围内,地场温度以年为周期变化于12~20℃之间,气温是控制地场温度分布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大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呈规则衰减趋势,在12~14m处趋于恒定;气温小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先增加然后递减,在12~14m处趋于恒定,拐点深度约为7m;地场温度变化对浅部湿喷桩强度存在较大影响,而7m以下,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季节下湿喷桩强度差异不足3%。由此可见,地场温度是影响湿喷桩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可以提高湿喷桩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