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114篇
公路运输   652篇
综合类   556篇
水路运输   585篇
铁路运输   495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 (VNT) was inv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atching an ordinary turbocharger with an engine. VNT can harness exhaust energy more efficiently, enhance intake airflow response and reduce engine emissions, especially during transi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difficulty of VNT control lies in how to regu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nozzle at different engin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control strategy designed in this study is a combination of a closed-loop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n open-loop feed-forward controller. The gain-schedule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ler was implemented as the feedback controller to overcome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As it is difficult to tu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gain-scheduled PID controller on an engine test bench, system identific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plant model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working points for a WP10 diesel engine on the test bench. The PID controller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first-order-plus-dead-time (FOPDT) plant model. The joint simulation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plant model was performed in Matlab/Simulink. The 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performances of the entire system were evaluated. The designed VNT control system was verified with engine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l boosting pressure traced the target boosting pressure well at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2.
结合青衣江大桥的设计特点,运用有限元软件FEA建立青衣江大桥钢混结合段结构分析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桁架单元模拟,并根据桥梁设计规范中弹性组合和短期组合的最不利荷载工况,分析钢混结合段在这2种工况下的应力状态,检验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
施工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既体现出施工企业技术与经济管理的水平,又决定着施工项目能否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因此,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施工企业怎样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盈利目标是施工方最关心的问题。该文以施工企业为立足点,针对施工企业参与项目的各个阶段探讨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4.
使用三维仿真软件AVL-FIRE建立了增压稀燃LPG发动机缸内燃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单、双火花塞不同点火模式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双火花塞点火与单火花塞点火相比,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增强了缸内涡流,加快了火焰的传播速度,减轻了爆燃,降低了排气温度,提高了热效率,使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JQ140G型架桥机的起重能力,必须提高其主要承载结构强度,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对架桥机原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经过多次比选校核,提出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架桥机主要结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经实际架桥检测,主要结构应力、应变均在允许范围内,达到了提高架桥机起重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汽车正面碰撞中驾驶员侧约束系统的可靠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志  叶映台  李凡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11,33(8):676-679,663
采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某车型正面碰撞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原始模型因假人碰撞转向盘造成的计算结果的不连续性,通过修正模型提高了乘员损伤值响应面的精度;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对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可靠性优化,有效减小了正面刚性墙碰撞中假人的损伤值,并使乘员约束系统满足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提出了用两个线性神经网络对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和控制的策略,介绍了该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的在线训练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8.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步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葛安林 《汽车工程》1998,20(3):150-155,16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来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坡上起步辅助装置的应用,对起步阻力辩识和离合器工作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坡上起步的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9.
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及其在汽车测试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书章 《汽车工程》1998,20(5):296-301
在汽车的控制及测试设备中,广泛使用常规的PID控制器,由于它不具备在线整定PID参数的功能,因此在参数时变较大的系统,其性能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本文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PID控制器的参数在线自整定,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以汽车传动轴试验台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0.
混合仿真技术在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快速开发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君  喻凡  殷承良  张建武 《汽车工程》2001,23(5):306-310
本文叙述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已有的仿真软件,进行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快速开发的过程,利用该开发系统对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开发,最后把研制的ABS控制器应用于实车进行道路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在较少的前期投入和短时期内开发出合格的汽车电子产品以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