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405篇
综合类   411篇
水路运输   354篇
铁路运输   477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根据我国铁路客运段的现状,集成基于GSM-R的无线移动售/补票子系统、车长办公子系统、餐车管理子系统、列车GPS定位与自动语音播报子系统、列车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五大车载系统,构建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在客运段建立集成平台,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客运业务,提供WEB查询服务,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子系统给出实现方案。铁路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已在武汉铁路局下属客运段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2.
机车车辆焊接结构疲劳分析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确保铁道机车车辆各焊接承载部件在整个寿命期间安全可靠,在分析国际上对动态承载焊接结构疲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机车车辆焊接部件疲劳分析应明确的各类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焊接结构的疲劳特征、应力分析原则和应力谱的确定、疲劳评定方法和强度数据的选取、累积损伤准则的实际应用及多轴疲劳的处理方法等.疲劳理论经典算法表明,上述关键问题的较好解决将有助于大幅地提高疲劳分析精度,将其应用于结构设计可保证焊接承载部件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钢轨闪光焊接头轨底角裂纹进行宏观、微观分析,发现焊接工艺过程中顶锻不足是导致轨底角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付玮玮 《中外公路》2020,(2):273-278
该文通过对现有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62-2000沥青弹性恢复试验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比3种不同改性沥青的低温弹性恢复试验、极限弹性恢复试验、持载弹性恢复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沥青黏弹性的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率测量装置及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以及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率,同时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组沥青试样的测量,提高了试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5.
以回首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为主线,纵论了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武汉铁路未来前景,阐述了铁路在社会立体交通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6.
为解决动车组检修库内架空接触网与库内起重设备相关干扰问题.需研制活动接触网设备.从总体方案入手,通过分析工艺要求、分解设备各项构成,确定了其具体结构和参数,根据整套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物生产并投入运用,证明使用该设备可节省检修停时,提高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37.
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在地铁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地下建筑的厕所、公共卫生间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般需要设置污水泵房来提升并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异味破坏了地下建筑内的环境.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在地铁中应用情况,提出其计算方法、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应用在地铁中是可行的,对改善地铁和其它地下建筑的实际运行环境有很大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8.
139.
中国铁路信号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铁路信号领域中无论在信号制式、系统、技术、设备、设计、研究和内涵方面,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理念变化。  相似文献   
140.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 with short segmental instrumentation fixatio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24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treated with TLIF procedure was carried out. Intraoperative spinal cord monitoring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peripheral neural function intact during the reduction of the spondylolisthesis. Preoperativ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all cases were originally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Data regarding blood loss, operative tim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radiographic fusion, instrumentation failure and clinical result were collected and observed at regular follow-up periods. All patients were engaged in high-energy accidents in the lower back and 16 patients had concomitant injurie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24 min, mean blood loss was 350 mL, and mean hospital stay was 6.5 day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ision infection, cerebrospinal fluide (CSF) leakage and nerve root injury and so on. All patients demonstrated a soli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in 4 months, and no evidence of spondylolisthesis correction loss, instrumentation failure and loosing. They all were completely asymptomatic, with normal neurologic findings, and had resumed their previous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ies on the final follow-up. Meticulous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careful imaging assessment could assist an early diagonosis in cases of traumat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Performing open reduction and the TLIF procedure as soon as possible could restore segmental stability and painless function. The TLIF procedure was a safe, effective technique to treat traumat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