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8篇
  免费   439篇
公路运输   1788篇
综合类   2309篇
水路运输   1567篇
铁路运输   1347篇
综合运输   19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下承式64 m双线钢桁结合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采用空间梁、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连接根据剪力钉刚度,采用弹性连接模拟,通过二期恒载、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工况的计算分析,研究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受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下承式钢桁结合梁中由于混凝土板与主桁下弦杆共同作用承受纵向拉力,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对桥梁结构内力影响较大,设计计算时不适合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板刚接或换算截面法,建议根据剪力钉刚度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模拟,不同荷载工况可按结构受力对剪力钉刚度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2.
路堤块石自然对流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对青藏铁路路堤块石自然对流过程中风速场和温度场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控温一段时间后,风速场趋于稳定,对流涡包由无序状态逐渐发展为单胞状态;降温过程中,块石层内温度场的变化较规律,尽管对流涡包形状和大小稍有变化,但一直处于单胞状态,对流中心位于块石层中部;尽管温度场变化会引起风速场变化,但当温差达到一定值后,虽继续增大,最大风速基本不再变化,且仍位于块石层中部;自然调温过程中,由于产生热交换,块石层内温度场发生较大变化,块石层内整体温度升高,且温度场变化较混乱,风速场极不稳定,对流涡包由较为规则的单胞状态,逐渐进入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83.
动车组餐饮供应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为确保铁路客运安全,对当前各型动车组(一型、二型、三型和五型)的供餐方式及车厢内部卫生设施进行调研,对动车组的食品安全卫生特点、监督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评价和总结,并科学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确定动车组最安全的餐供方式。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动车组实际的新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为铁道部卫生决策部门建立有中国铁路站车餐饮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集质量、环保、职业安全健康于一体的铁路动车组站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及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特点,通过建立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计算了道岔直侧股、道床捣固前后、岔区与区间线路的道床纵向阻力.计算得到12号道岔钢轨升温50℃时各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结果.分析表明:直侧股道床纵向阻力相差越大,直曲基本轨处限位器作用力大小相差越大;道床捣固不密实引起的道床纵向阻力减小,会显著增大道岔各部分受力和变形;岔区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相比区间线路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对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以钢横梁受力为主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系出现病害的情况,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为超载车辆作用,以及钢纵梁参与了结构整体受力,导致了纵横梁连接部位焊缝处存在较高的应力幅,出现了材料的疲劳破坏,进而对采用大纵梁体系的加固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6.
为了明确单趾弹簧扣件弹簧的断裂原因,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单趾弹簧进行五种工况分析,得出其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安装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单趾弹簧正确安装要求,单趾弹簧插入端插入铁垫板插孔时不允许外露,插入长度应控制在72~76 mm,安装后的单趾弹簧中肢(平直段)与铁垫板形成线接触。  相似文献   
87.
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梁板岔互作用原理,在考虑岔、板、桥和墩台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各种跨度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桥上的"岔—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可用于对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伸缩附加力、制动附加力、断轨力、梁轨相对位移及墩台纵向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分析;为便于计算,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计算平台,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桥上纵连板式无缝道岔计算软件,适用于各类型桥上道岔群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8.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实际运行中会出现牵引网电压低于电力机车最低允许电压的情况。因此,改善牵引网电压,在电气化铁路的设计中是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改善供电臂电压水平的措施有:提高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电压、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采用并联补偿装置、采用载流承力索或加强线等。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改善牵引网电压的几种方法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宝成线这种山区铁路的运量大、铁路沿线电力系统电源薄弱的特点,通过对宝成线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牵引供电方案的研究和供电理论计算,最终得出在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馈线侧同时安装串联补偿装置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马角坝牵引变电所供电臂的电压水平,从而使牵引网末端其电压达到20 kV。  相似文献   
89.
研究目的: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客运专线建设,其中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砟道岔作为客运专线的重大基础设备,其轨道刚度影响动车组过岔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需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线路运营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开展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刚度取值研究,为确定我国250 km/h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论:从列车运行品质、道岔应力状态、振动水平、变形大小和部件刚度匹配5个方面提出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评判准则,并基于车辆一道岔空间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变形分析建立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确定方法,对我国时速250 km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的合理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6~44 kN/mm的扣件系统刚度,290~330 kN/mm的轨下胶垫刚度,40~50 kN/mm的板下胶垫刚度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90.
新型电子司机控制器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常用司机控制器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子司机控制器设计理念,电子司机控制器采用电路集成模块设计方式,用以解决常用司机控制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