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篇
  免费   262篇
公路运输   768篇
综合类   941篇
水路运输   660篇
铁路运输   521篇
综合运输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设计了一种转阀式内燃机配气机构,可消除发动机气门产生的震动及噪声,易于实现气门开度及正时的连续调节,能简化发动机结构,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实体工程,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双曲拱桥存在的主要病害状况,结合一座实体工程桥梁实例,阐述了该桥的加固方法和加固设计要点及效果,为同类型桥梁的改造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交通仿真模型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模型的精度必须有可靠的原始数据作支撑.文章主要结合武汉市道路交通模型的建立过程,说明了在原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OD反推方法得到新的OD矩阵,并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校核,使得反推OD矩阵能够反映现实的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995.
交通拥挤在大中城市中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问题.在城市中的特定时段和特定路段对特定车辆收取交通拥挤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新加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证明了未来在城市中采取这一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文章应用了博弈论有关原理对收取交通拥挤费做出合理的解释,并界定出理想的相关费率,进而可以实现城市交通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996.
沥青路面压实度和空隙率的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度与空隙率是路面施工的重要质量检测指标,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最基本的保证.压实度与空隙率由于受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矿料骨架结构的变化,影响混合料的结构和强度;压实度与空隙率的变异性会影响到路面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等,当路面发生脱粒、坑槽、渗水等病害时,追寻病害根源,分析压实度与空隙率的变异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7.
船用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波 《机电设备》2005,22(1):9-13
介绍空调风机变速调节节能原理,并根据实船测得的数据,针对不同海区和时刻,对空调动态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节能指标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使用多孔陶粒作为内养护水的引入媒介,针对铁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低强C30和高强C60高性能混凝土,对比研究内养护技术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氯离子渗透性、抗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内养护水用量逐步增加,C30和C60高性能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当陶粒掺量为20%时,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下降19.5%和4.4%,而C6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仅下降4.9%和3.8%;采用内养护技术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提高,当陶粒掺量为20%时,C30和C60混凝土电通量的降幅分别达41.0%和58.5%,且C30和C60混凝土均在平板约束早期塑性开裂测试中历经48h未出现开裂,可见选择合理的内养护配合比,可以有效改善不同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陶粒掺量过高或过低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抗早期开裂效果。  相似文献   
999.
以重安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选取3种不同围岩级别的衬砌结构形式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衬砌结构内力、安全系数、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围岩塑性区,并评价衬砌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Ⅴ、Ⅳ级围岩,拱顶下沉主要是由上台阶及下台阶中央区开挖所致,V级围岩地段,围岩塑性区发展很大,甚至发展到地表,Ⅳ级围岩墙脚处塑性区较大;对于Ⅲ级围岩,拱顶下沉则主要是由上台阶开挖所致,围岩塑性区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针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就高填方边坡在地震中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控制指标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揭示地震荷载中高填方边坡破坏机理,建立地震中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并对雅安地震中成雅高速公路填土高度达到25m的K43+450~K43+720段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