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4篇 |
免费 | 45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40篇 |
综合类 | 1307篇 |
水路运输 | 871篇 |
铁路运输 | 844篇 |
综合运输 | 1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226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52篇 |
2014年 | 178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34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13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何义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484-487
为了说明单级增压系统与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的情况,在P-V图上分别对两种系统的增压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专门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级增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冷器及管道损失,二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往往大于单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只有当总压比较高、中冷器温降足够大、中冷器及管道的压降损失较小,且高低两级压气机都处于高效率工作区的情况下,二级增压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推动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的发展和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2个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现况、既有研究成果、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理论研究方面,系统总结了车-桥耦合振动研究中车-桥、桥梁、路面不平整度等参数的数学模型和车-桥耦合时变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法。基于调研和分析发现,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的努力,车-桥系统数值模型已经可以越来越真实地模拟实际车辆、桥梁以及路面不平整度等其他条件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持续改进有限元建模技术和优化数值算法,以进一步提高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扩展其应用范围。应用研究方面,以桥梁动力冲击系数、桥梁疲劳分析、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桥梁振动控制、桥上行车舒适性以及桥上车辆荷载动态识别等6个问题为例,综述了车-桥耦合振动仿真技术在桥梁安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研究仍存在的局限和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车-桥耦合振动仿真技术已成为众多相关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法,在部分研究领域已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应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改进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适用性和计算精度,另一方面应针对具体研究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并从工程实用性角度提出新的或改进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84.
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研究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系统介绍了重复交接方法、联合模型方法、程序化模型法3种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关系模拟模型的建模过程,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与评价。结论认为3种模型都把分散的就业者和居住的活动者作为其土地利用的组成部分,做为非经济的城市模拟模型,虽各有优缺点,但共同的主要缺点和使用限制正是他们的非经济性。同时,由于这些模型均来自国外,与我国国情现状的贴合度并不强,加之对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关系的描述,尤其是对交通系统反馈土地利用的作用力考量不足,因此还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5.
“代建制”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之一,在我国最初提出时主要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它的实施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适应了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的需要,体现了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但代建制的法律地位及相应制度还有待规范,需进一步统一认识,培育代建市场,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87.
何岚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5):9-11
对公路工程造价编制中设计、定额使用及材料预算单价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现有K近邻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局限,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精度和速度,做出了两方面的改进:利用相关性理论选择状态向量和采用基于聚类分析的变K近邻搜索算法.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仿真试验结果.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非参数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90.
本文建立了QXBS-E50型液压马达系统摩擦扭矩非线性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手段,研究了摩擦扭矩、漏泄系数、油液压缩率等因素对液压马达的低速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液压马达低速时瞬时角排量的脉动率变化规律,由此,为改善油马达的低速稳定性对管理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