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9篇 |
免费 | 59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49篇 |
综合类 | 1764篇 |
水路运输 | 1198篇 |
铁路运输 | 1102篇 |
综合运输 | 1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240篇 |
2021年 | 284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25篇 |
2011年 | 460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420篇 |
2008年 | 376篇 |
2007年 | 407篇 |
2006年 | 346篇 |
2005年 | 335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介绍三菱翼豪陆神Ⅸ(Lancer EvoⅨ)轿车发动机防盗系统Immobilizer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匹配和检修的具体方法,总结匹配和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3.
84.
以一座大跨悬索桥中塔沉井基础为工程背景,采用"m"法建立了沉井-土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研究了沉井-土动力相互作用对全桥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河床冲刷深度的变化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井-土动力相互作用对边塔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小,但会增大中塔的地震反应;考虑沉井-土动力相互作用时,在与基础的自振周期相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表现出显著的共振效应,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增大;河床冲刷深度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不是单调变化,而可能出现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85.
基于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发展乘数效应测算思路与具体步骤,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无高速公路效应期、高速公路带效应期和高速公路网效应期的公路发展国民经济乘数效应进行了测算与比较。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有或无高速公路网差异性回归分析和回归模型有效性检验,发现指数回归模型和Logistic函数回归模型具有同等级的最小相对误差与最高显著性,可作为测度我国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乘数效应的回归增量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效应引致的国民经济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6.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87.
江苏交通运输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1999-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法对1999-2008年江苏交通运输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实证测定,研究发现这10年里江苏交通运输业货运周转量指标的关联系数变化相对平稳,运输船舶净载量、民用车辆拥有量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的关联系数在2005年后均快速下降。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交通货运周转量、加大对运输船舶净载量、民用车辆拥有量和旅客周转量指标的关注度、动态变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等措施,以促进江苏交通运输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8.
何志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23-28
跨湖桥独木舟遗存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船史研究的重大空白,不仅为"独木舟在长江中下游和滨海地区形成于8000年前或更早"的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国内独木舟、木桨、木船工场、帆以及木板船最早出现的年代提供了新的线索。以此为基础,在远古百越文化的大背景和大格局中,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文化持续跨海远航传播的事实,重新合理推测远古新石器时代中国舟船文化发端时期可能的状况,对推动中国舟船史前史的研究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进行下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何义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484-487
为了说明单级增压系统与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的情况,在P-V图上分别对两种系统的增压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专门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级增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冷器及管道损失,二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往往大于单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只有当总压比较高、中冷器温降足够大、中冷器及管道的压降损失较小,且高低两级压气机都处于高效率工作区的情况下,二级增压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推动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的发展和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2个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现况、既有研究成果、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理论研究方面,系统总结了车-桥耦合振动研究中车-桥、桥梁、路面不平整度等参数的数学模型和车-桥耦合时变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法。基于调研和分析发现,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的努力,车-桥系统数值模型已经可以越来越真实地模拟实际车辆、桥梁以及路面不平整度等其他条件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持续改进有限元建模技术和优化数值算法,以进一步提高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扩展其应用范围。应用研究方面,以桥梁动力冲击系数、桥梁疲劳分析、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桥梁振动控制、桥上行车舒适性以及桥上车辆荷载动态识别等6个问题为例,综述了车-桥耦合振动仿真技术在桥梁安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研究仍存在的局限和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车-桥耦合振动仿真技术已成为众多相关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法,在部分研究领域已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应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改进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适用性和计算精度,另一方面应针对具体研究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并从工程实用性角度提出新的或改进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