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7篇
  免费   828篇
公路运输   2858篇
综合类   3233篇
水路运输   2447篇
铁路运输   2336篇
综合运输   341篇
  2025年   67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基于CAE的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体力学传热学基本方程和有限差分方法,利用AnyCasting铸造模拟软件,采用残余熔体模数预测缩孔、缩松缺陷,用确定性模拟方法模拟微观组织。将铸造的充型凝固宏观模拟与微观组织模拟相结合,实现了铸造成型过程从宏观缺陷到微观组织以及机械性能进行完整的模拟。以某型铝合金车轮的模具设计为例,证明了该模拟方法能够指导模具结构优化,减少反复修模、试模所造成的能源浪费,提高工艺成品率。  相似文献   
1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发动机转矩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总成在状态切换和换挡时动力协调控制的需要,完成了富康TU5JP/K汽油发动机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试验,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发动机转矩估计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训练,完成了全工况范围内的发动机稳态和动态转矩的估计,并实际应用到在基于dSPACE的混合动力总成控制原型中,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精度,为实现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状态切换和换挡过程中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调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3.
应用CFD对具有两个进气道的某3气门125 mL单缸汽油机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气缸横切面速度分布图上发现两个进气门的下方会形成两个尺度较大的横向空气流动漩涡;同时在纵切面速度分布图上发现明显的纵向气流漩涡流动,获得了不同升程下的进气流量系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和计算方法正确,可以利用数值模拟计算代替试验测试得到进气门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144.
捷达GiF、CiF春天和捷达GiX、CiX前卫轿车的两种发动机控制系统配置和端子接线的区别分别如表1、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苏通大桥承台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间握裹力的试验研究与施工现场检测,提出钢护筒与承台封底混凝土间的握裹力系数.  相似文献   
146.
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在轿车和小型车生产上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国内在大型客车生产上采用可为绝无仅有。本文着重介绍大型客车整车进行阴极电泳涂装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50.
进气预热对柴油机起动过程动力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善某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自行设计了柴油机进气火焰预热系统。利用基于时间的瞬时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了瞬时转速和缸内燃烧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不进气预热和进气预热条件下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预热系统后,进气温度升高了18.5℃,柴油机起动过程中转速升高率增大,起动时间明显缩短;输出扭矩增大且波动明显减小;各个循环的最大燃烧压力升高且波动减小,燃油的着火滞燃期明显缩短,其着火过程中发生后燃、循环失火的概率明显减小,燃烧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极大地改善了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