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743篇
综合类   773篇
水路运输   619篇
铁路运输   487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本文建立了以某轿车车门模态、刚度性能为约束条件,焊点体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应用HyperWorks/OptiStruct模块对车门焊点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不同密度区间焊点分布情况,根据优化结果结合工程经验调整焊点布置。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车门结构,结果表明在车门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焊点数量,降低了焊接装配成本。  相似文献   
922.
为了快速检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提出一种采用路面表面温差评价路面渗水系数的新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渗水系数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相同照射条件下的失水质量、失水率和表面温差;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饱水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季节对表面温差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饱水后的试件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照射一段时间后,随着渗水程度的增加表面温差逐渐增大,最大温差值达5.7℃;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表面温差直接相关,最佳评价时段为9:00~14:00;夏季路面表面温差最大,亦为最佳评价渗水系数季节。  相似文献   
923.
基于聚焦深度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图像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图像重构是研究其微观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针对国内外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图像重构方法的不足,运用聚焦深度法,通过单目体视显微镜沿垂直沥青试块表面方向拍摄序列图像,采用改进的Laplacian聚焦算子进行序列图像融合并确定融合图像中每点所属的高度层次,用高斯插值算法得到每点准确的高度值,进而实现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重构.与激光轮廓仪测量的断面轮廓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其精度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精度重构沥青路面三维微观纹理.  相似文献   
924.
衢江(金华段)航道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姚家枢纽是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项目最下游的一个梯级。为减少支流浸没影响,枢纽坝址上移,导致富春江大坝回水无法与姚家枢纽下游水位相衔接。因此,枢纽下游约7 km航道须通过深度开挖才能满足通航水深要求。为了在山区性河流中维持人工开挖航道的稳定性,采用设置适当高度的挡沙槛来阻挡河床沙进入深开挖航道。本文通过定床和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船闸下游航道的水流条件、河床变化、挡沙槛挡砂效果等,充分论证航道深开挖方案和挡沙槛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减少航道维护量、确保枢纽下游衔接航道的通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5.
介绍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系统、海事卫星系统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工程船舶生产管理信息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运用标准OPC接口统一多种集成控制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运用数据压缩、网络负载平衡、纠错编码技术实现多网络条件下的数据高效传输;运用基于IIS、ASP.NET的技术实现多种应用程序的WEB发布,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义。该系统部分功能已开发并投入使用,测试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926.
文章研究了乳山港区规划方案有关的潮流泥沙问题。首先分析了工程海域的自然条件,然后采用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乳山港区规划方案实施后的流场、航道淤积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周围水动力及泥沙环境考虑,该港区规划方案总体是可行的,但需注意拦门沙段航道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927.
对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的嵌入式ECS进行研究。完成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设计,探讨关键技术,在Linux的Eclipse环境下实现了系统软件部分,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高效、能够充分展现长江电子航道图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实时数据,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28.
主要论述泵房前池水位波动控制标准的提出、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水位波动模拟和测定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泵房前池水位波动控制标准以及长周期水位波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针对采用取水明渠+岸边式泵房取水的滨海核电厂取水泵房前池水位波动控制问题,对极端气象条件下(如100 a一遇高潮位+50 a一遇波浪)的短周期水位波动控制标准宜进一步放宽控制标准,对设计基准洪水位+台风浪作用下由于长周期波引起的泵房内水位波动情况需予以考虑,避免由于长周期波动对泵房内相关操作平台和电气设备,以及对厂址防洪可能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929.
以海上采油平台某发电用进口柴油机连杆为研究对象,以该柴油机实际运转工况下的P-V图为基础,计算该柴油机实际运转工况下一个工作循环内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作用力;采用ADAMS软件,建立的发动机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输入的气体压力曲线和负载转矩,仿真得到连杆实际工况下交变载荷:用电测法对连杆所受最大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做了静力拉压加载实验,测得连杆的应力应变;本文试验结果为后期连杆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930.
为了得到弹道冲击下高分子聚乙烯(UHMWPE)层合板的弹道极限估算方法,提出四阶段吸能模型,分析3.3 g立方体破片高速侵彻不同厚度UHMWPE层合板的吸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UHMWPE层合板在高速侵彻作用下弹道极限的估算方法,分析不同板厚UHMWPE层合板在弹道极限下不同吸能方式吸收能量的比例。结果表明:在弹道极限情况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主要吸能方式为剪切破坏吸能、压缩破坏吸能、层合板的结构运动吸能和纤维拉伸变形吸能,且剪切破坏吸能、压缩破坏吸能和结构运动吸能在总吸能中的比例是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大,纤维拉伸变形吸能的比例则是随板厚的增加而减小;在高速侵彻作用下,UHMWPE弹道极限的估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