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5篇
  免费   390篇
公路运输   1548篇
综合类   1552篇
水路运输   1488篇
铁路运输   716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岩溶区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涌水突泥等灾害事故,为保证岩溶区隧道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灾害发生的概率,施工前有必要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依托湖北省保宜高速公路尚家湾隧道,通过地质分析研究了尚家湾隧道的岩溶发育特征,利用 TSP超前预报系统和地质雷达等物探手段对尚家湾隧道的地质缺陷体进行了探测,并结合短距离钻探进行对比分析,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综合采用 TSP 超前预报系统和地质雷达可较为精确预报岩溶区隧道的不良地质,其预报手段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92.
胡指南  杨鹏  单超  任宇铮  党丁 《隧道建设》2014,34(10):937-943
为研究GINA止水带结构形式对其水密性的影响,对目前普遍采用的4类GINA止水带进行轴压与轴、偏压组合状态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超弹单元和接触单元模拟橡胶材料和接触效应,对底板开孔、底板带肋以及本体开孔3种结构变化对GINA止水带受力和止水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GINA止水带底肋与钢板接触位置的接触应力最小,是防水的薄弱环节;2)在底板和本体开孔能够使得GINA止水带底板的接触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但开孔尺寸不宜过大,且应均匀布设;3)底尖肋型GINA止水带的初期止水效果差,当止水带较高时,容易产生倾覆;4)本体孔洞型GINA止水带能够缓解尖肋的应力集中,但由于本体刚度小,承受侧向水压力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通过分析单篇文档与期刊信息页割裂带来的问题,阐述了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及要素,并进行了实例解析,对高校学报的自我宣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是目前国内外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通过对沥青路面开裂及半刚性基层收缩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创新施工技术方法,增加道路各结构层的接触程度,使弯拉应力控制在最小值附近,将产生裂缝的收缩应力在道路整体结构内得到制约和平衡,达到克服道路裂缝产生目的。对上基层和下基层一次铺筑碾压,同时利用抗裂缝剂的缓凝延时特性实施沥青路面基、面层连续施工,使道路基层、面层紧密嵌锁粘结成一个整体,使道路抗压、抗拉整体强度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长江电子航道图运行条件下对航道地形信息快速更新的需求,梳理长江航道现阶段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制约实现快速测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经验提出提高航道地形测量效率的解决方案和主要难点,为深入研究长江航道地形要素信息快速采集与预处理技术、形成配套软硬件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对黄骅港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基于黄骅港航道十多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外航道泥沙运移形态、回淤机理和回淤泥沙来源等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提出了黄骅港航道回淤的3种泥沙来源,即近岸浅滩中转泥沙、航道两侧滩面泥沙、疏浚废弃泥沙,并分析了在回淤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97.
船载桁架式勘探双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外近海工程水运勘察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并分析自降式和船载式两类勘探平台优劣及最新成果。为突破船载式平台实施岩土体原位测试的技术瓶颈,加快我国近海勘察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开展了船载式水上原位测试平台稳定性研究。介绍一种最新的船载式固定作业平台设计方案,使陆域成熟的原位测试项目扩展到水域。  相似文献   
998.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变形监测获取观测数据,由于施工或运营的缘故,往往没有条件浇筑强制归心观测墩,而用传统测量来架设测量觇标,则人为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容易使监测数据产生较大误差。介绍一种新型变形监测装置,提高了变形监测的精度,可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工程监测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两种Suter曲线表示方法,通过对它们的内在性分析,找到了实现在二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原则.应用该原则可较为便捷地为Flowmaster软件扩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00.
论文以"海筝Ⅱ型"遥控自治水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该型水下机器人的总体性能和运动模型,着重对其运动控制展开研究。利用模糊PID算法来实现该型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并通过仿真和一系列的试验来验证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